愛國話題扯上美國旗、熱狗與百威啤酒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蕙如華盛頓特稿)美國國慶假日除了璀璨煙火,幾項事物不能免:國旗、熱狗大賽、烤肉。今年除了適逢總統大選,哪位候選人比較愛國成了熱門話題,烤肉時人手一瓶的百威啤酒也似乎成了應景商品。

百威啤酒,這個自一八七六年開始釀製的啤酒品牌,幾乎已成為美國啤酒重要象徵符號。成軍一百多年,在全世界販售美國夢的百威啤酒,其所屬的Anheuser-Busch 公司在六月,獲比利時釀酒大廠InBev公司出價四百六十三億美元收購。

這樁購併案若成交,將為史上最大現金購併案。InBev 與Anheuser-Busch全球銷售目前分屬第二與第三,次於生產美樂啤酒的SABMill公司,兩者合併可讓InBev打入美國市場,Anheuser-Busch進一步擴展海外市佔率。

消息傳來,Anheuser-Busch股票應聲上漲。不過,購併案終究告吹,不可忽略的是美國國內相應而來的愛國主義聲浪;除了酒廠所在地的密蘇里州州長及議員表示反對,網路也興起「拯救AB(Anheuser-Busch)」行動。反對者聲言將上街抗議,「抵抗外國入侵」。

早在十九世紀,德國政治經濟學家馬克斯便指出了商品作為一種資本主義邏輯的怪誕迷魅,已不再只是物品。只不過在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被賦予美國象徵意涵的百威啤酒,不僅不只是啤酒,其激發的美國愛國主義,連全球資本主義也不敵。

跨國資本市場中的商品符號仍然不免與政治上的愛國主義互為扣連;而在這個選舉年度,以愛國主義作為政治商品並將國旗商品化的政治展演,也正隨著選戰發酵。

最明顯的是美國首位非裔美國人的準總統提名人歐巴馬,因較少別上國旗胸針被對手陣營批評為不愛國。美國許多政治人物在九一一事件後,習慣在身上別上國旗胸針,而歐巴馬除了因此遭轟,也因唱國歌時未依慣例將手置於胸前讓其國家忠誠度受到質疑。

總統候選人愛國心受質疑雖少見,但據考據,美國政治人物以象徵建國神話的國旗「掛保證」的作法,早在一八四零年代便蔚為風尚;林肯總統一八六零年的競選文宣海報,便在國旗圖案一角加上了環繞星星的林肯肖像,另一邊則印上了林肯與競選搭檔哈姆林的大名。

只不過,美國國旗掛保證的不只是政治人物。十九世紀晚期隨著印刷技術發達而市場行銷與廣告興起,國旗也是當時美國許多商品廣告中的要角,產品主角由早餐培根,到啤酒、香菸、發粉、衛生紙、窗簾、腳踏車,應有盡有。

國旗意象受商品廣告濫用,引發了美國最早出現於一八八零年代的「保護國旗」運動。經歷長時間立法爭議,美國最高法院曾在一九八九年,做出國旗保護法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裁決。美國國旗如今仍大量用於多種商品,包括引發爭議的國旗胸針。

在當代政治與媒體生態的符號遊戲中,未戴國旗胸針的歐巴馬,是不是比戴上胸針的他較不愛國,還需美國選民做出決定;或許他別上的國旗胸針,還是拜全球化資本主義所賜的中國製商品。

但據紐約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資深研究員貝納特在最新一期美國「時代雜誌」中撰文指出,越戰以來,美國民主黨候選人能否獲勝的關鍵,往往在其「與愛國象徵扣連的能力」。

他舉例,民主黨前總統候選人麥高文在一九七二年的選舉中落敗,部分原因便是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森的幕僚幾乎都在西裝領別上國旗徽章,而麥高文人馬卻未這樣做。

二零零八年七月四日,美國獨立建國的兩百三十二週年紀念,布希總統在其最後一次國慶演說歡迎了來自三十個國家的七十四位移民,宣誓入籍美國新公民。他說:「你們舉手宣誓時,將完成一段絕妙歷程…從今而後,美國歷史將成為你們資產的一部分。」

誰曉得,在這些新公民們正酣的美國夢中,別著美國國旗胸針的歐巴馬和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馬侃,不正和十九世紀解析商品拜物的馬克斯,一起暢飲著百威啤酒,吃著熱狗呢。

相關新聞
美國國慶日:獨立紀念日
AIT高雄分會 慶祝美國慶
美國慶日吃熱狗大賽 10分鐘59個下肚
組圖:美國慶 南加州大遊行 觀眾數十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