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格:生物燃料 一個昂貴的玩笑?

輝格

人氣 2

【大紀元7月8日訊】眼下,通貨膨脹已成為經濟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回顧這一輪物價上漲,最初引起人們關注的,是去年春天開始的豬肉漲價和隨之而來的食品價格上漲。當時有人將之歸因為豬藍耳病和其他供給障礙造成的短期波動,現在,隨著以食用油、小麥和大米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全面上漲,情況已經越來越明朗——這不是一次短期波動,而是農產品價格全面而持續的上漲,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近年來因全球環保運動、各國環保政策和石油價格上漲所共同推動的生物燃料產業的繁榮,後者將大量農產品從食物供給中吸走了。

大致上,全球12%、美國20%的玉米和巴西50%甘蔗用於乙醇製造,全球20%、歐盟65%的菜籽油,全球20%的豆油,東南亞30%的棕櫚油用於生物柴油。短短幾年之內,如此高比例的糖類和油料作物被轉入能源產業,自然推動了其價格暴漲,而高價格又推動它們與其他糧食作物爭奪土地,結果就是農產品價格全面上漲。

諷刺的是,生物燃料的發展並沒有起到當初其倡導者所宣稱的改善環境和降低碳排放的作用,相反,由於農產品的高價格優勢農民將大量土地從草原、沼澤和森林改變為農場,大大增加了碳排放,並惡化了環境。據美國《科學》雜誌2月份的研究報告指出,生物燃料在最終燃燒環節上相對化石燃料所減少的每一公斤碳排放,便相應地因改變土地用途而增加17到420公斤碳排放。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玩笑,環保組織十幾年的奔走呼籲,元首們一次次峰會,各國議會激情洋溢的辯論,上千億美元的稅收優惠和政府補貼,數十億人民的口糧緊縮,換來了與所有這些努力恰好相反的結果——環境破壞和溫室氣體增加。今天,在高價誘惑下,玉米正在侵佔美國的草原,甘蔗和棕櫚樹正在吞噬著亞馬遜、印尼和馬來半島的熱帶雨林,而在中國,十幾年來隨著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和政府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耕地本已開始從山地、湖泊和沼澤退卻,但持續的高糧價很可能在未來幾年逆轉這一良好趨勢。

對於生物燃料帶來的糧食危機和環境後果,學術界幾乎沒有爭議,而在政治家中,問題也已開始被關注,就在《科學》雜誌發表報告前兩周,英國下院環境審計委員會(EAC)也發佈了題為《生物燃料是可持續的嗎?》的研究報告。但是,真相的揭露和認識的改變能否導致政策的糾正?對此我表示懷疑,因為經過十幾年的政策扶持和產業投入,圍繞生物能源已經形成了龐大的既得利益群,那些已經投入巨資並享受優厚待遇的生物燃料企業,那些嘗到了農產品價格暴漲甜頭並擁有巨大政治影響力農場主,那些靠宣揚生物燃料的環保優勢贏得選票的政客們,將團結一致保衛支撐著該產業的能源政策。

不出所料,EAC的報告剛一發佈便遭到激烈反對,首先站出來的是歐盟委員會能源事務專員(可笑的是一份洩密的歐盟報告表達了與EAC相似的判斷),接著便是英國農場主組織、歐洲生物乙醇燃料協會和歐洲生物柴油理事會。

當然,即使沒有政策推動,高油價也會催生生物能源,但規模不會如此巨大,速度不會如此迅猛,後果也就不會如此嚴重。這再一次提醒我們,即使在事關全球環境這樣的事情上,政府也並不天然地比市場更加有效,貌似能夠高瞻遠矚、顧全大局的政府過去曾經犯下將來還會犯下非常短視而愚蠢的錯誤,而當錯誤暴露時,政府機構所固有的遲鈍和僵化,將阻礙它像市場參與者那樣在價格和利潤信號指引下做出及時的調整。所幸的是,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中國的生物燃料產業起步較晚,規模尚小,還沒有成為政府決策的大包袱,在未來難以迴避的轉向中損失會較小。

--原載:《經濟學人》,2008-04-08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輝格:次貸危機和搭積木遊戲
巴西總統為生質燃料辯護  抨擊石油投機操作
解決糧食危機之道 世界領導人莫衷一是
全球油價攀昇 澳洲尋求燃料替代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