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加強發展與非邦交國民間關係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葉凡2008年7月31日台北報導)台灣總統馬英九星期四表示,新政府上任後,在外交上採取和過去不同的做法,一方面要鞏固和現有邦交國的關係,另一方面要發展和無邦交國的友好合作。

馬英九星期四在接見到台灣訪問的匈牙利國會代表團時說,台灣政府會和無邦交國擴大合作,特別是在兩岸改善關係之後,希望和無邦交國的關係也能夠進一步發展。

馬英九對匈牙利國會議員拉斯托維查(Jeno Lasztovicza)和匈牙利國會友台小組說,非常高興地看到匈牙利國會友台小組的成員這幾年來有明顯的增加,已經從二十幾位,發展到三十幾位,讓他感到雙方友誼的增進。

台灣觀察人士表示,馬英九政府的外交政策確實和前政府不同。陳水扁政府更注重從政治的角度出發,強調台灣的主權,要求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引起北京的緊張,結果使得台灣在國際上遭到大陸的嚴厲封殺。而馬政府在這方面比較謹慎,大陸也願意給台灣比較大的空間。兩岸關係改善後,台灣有機會開啟一個新的外交時代。

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趙永茂說:「也就是說,他不會太主張台灣的主權,但是希望台灣跟國際社會和國際組織之間能夠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尤其是在非邦交國裡,加強和民間組織的關係,在經濟、社會、文化、教育這些相關的民間活動上,如果能夠有更多的活動空間的話,可能對台灣在國際社會之間會有新的脈絡。」

專家說,馬政府希望改變跟大陸爭奪邦交國的局面,通過和非邦交國加強非政治關係,來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台灣和北京已經達成了外交休兵的共識呢?觀察人士說,未必如此。

趙永茂說,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政策沒有甚麼轉變:「看起來沒有甚麼太大的轉變,它還是希望台灣在一個中國的架構下來發展,講難聽一點,它還是把台灣歸入香港之列,是國內的一部份,台灣不能接受這樣的政策。」

專家指出,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馬政府的外交政策即使有所改變,也不會有甚麼實質性的成果。台灣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謝福助說:「我認為新政府在想法上有一些不同,可是國際形勢和整個架構並沒有甚麼改變,所以根本上不會有甚麼作為。」

謝福助說,馬政府要維持跟原有邦交國的關係都很困難,更不要說跟無邦交國發展空間了。

近年來,台灣和匈牙利的貿易量有很大的增長。據匈牙利中央統計局統計,2007年1月台灣和匈牙利的雙邊貿易額是1點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百分之60,其中台灣對匈牙利的出口額佔絕大多數,為1點4億。

馬英九說,台灣跟匈牙利之間的貿易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在雙邊貿易方面,台灣的順差比較多,台灣政府希望將來購買更多匈牙利產品,讓雙方貿易平衡起來。

目前歐盟在台灣的投資,比美國和日本多。馬英九說,正因為如此,台灣跟歐盟之間的關係還會持續加強。

關鍵詞:台灣,歐盟,邦交國,非邦交國,民間關係,馬英九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