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之合」音樂劇將登場 趙詠華加入表演陣容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宗茂台北報導)經過了近十年的歷練,當前台灣音樂劇界最活躍的一群創作者、表演者、製作群,組成了音樂劇團體「天作之合」(Perfect Musical Match),網羅五位資歷豐富的音樂劇演員洪瑞襄、程伯仁、江翊睿、張世珮、史茵茵同台獻唱,但音樂劇產業快速興起的當下,在台灣成長的這一群音樂劇工作者,已經準備好要用「中文音樂劇」來感動台下的觀眾。2008年版新製作更網羅了實力派唱將趙詠華加入,讓音樂劇的陣容更為堅強。

難以複製的現場歌舞魅力

音樂劇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娛樂型態,它超越了流行歌曲、古典音樂、純戲劇、演唱會、娛樂秀等多種表演形式,取得藝術與娛樂性兼具的優勢,其難以複製的現場歌舞魅力(live performance),更有別於影像化的電影藝術,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音樂劇的娛樂產值與市場潛力,幾乎可與好萊塢電影工業分庭抗禮。

不只是大家熟知的紐約百老匯與倫敦西區,幾乎世界各大指標都市,都有常態音樂劇的表演,它不只是都會文化藝術的表徵,更是娛樂與商機相輔相成的佳例。

相較於所費不貲的音樂劇製作,「音樂劇演唱會」 則可說是全本音樂劇的延伸產品,在國外則是更主流的表演型態。其既有演唱會的純然聽歌享受、還擁有音樂劇表演的獨特魅力,而毋需動輒耗費龐大人力、財力的 製作成本,亦是製作人樂此不疲的投資標的。

「音樂劇選粹之夜」國外的經典例子,有以作品為賣點的「悲慘世界十周年演唱會」、有以作曲家為指標的「韋伯五十 歲慶祝音樂會」、「向史蒂芬桑坦致敬音樂會」、有以製作人為號召的「Hey, Mr. Producer!」,更別說那數不清的中小型音樂劇沙龍了。

然而回頭來看華人的音樂劇市場,至今仍付之闕如,哪怕台灣自製音樂劇已有十數年歷史,各劇團或深或淺的慘澹經營,至今卻無人能推出一場「中文音樂劇選粹之夜」,其原因很簡單,作品質不高、量亦不足、歌曲亦未臻經典傳唱之境,更重要的是,國內優秀的音樂劇演員如鳳毛麟角,能兼備「歌、舞、劇」能力、能專擅音 樂劇唱腔、認真將「音樂劇表演」視為完全專業的表演者極少。

而擁有「音樂劇創作」觀念的作曲人、劇作家更是不可多得,再加上市場機制尚未健全,中文音樂劇 的發展的速度比想像中慢得許多。然而,這些「關鍵少數」們,現已慢慢聚合成為一股築夢踏實的強勁力量。

「天作之合」的「音樂劇演唱會系列」有別於完整音樂劇演出或是單純的流行歌手演唱會,其既有演唱會的純然聽歌享受、還擁有音樂劇表演的獨特魅力,省去了華麗包裝的製作成本、著重於表演與作品的深度,也因此您可以低門檻的票價,享受一場高水準的音樂劇演唱會。

為什麼要看「天作之合」?

「2008天作之合」演唱會曲目涵蓋當前口碑最佳的音樂劇作曲家冉天豪四部經典作品選粹(《四月望雨》、《世紀回眸宋美齡》、《天堂邊緣》、《荷珠新配》),網羅五位資歷豐富的音樂劇演員洪瑞襄、程伯仁、江翊睿、張世珮、史茵茵同台獻唱,2008年版新製作更網羅了實力派唱將趙詠華加入,輔以堅強製作團隊–編導統籌王友輝、歌唱指導魏世芬等人齊心並進,「天作之合」將帶來華人唯一的「中文音樂劇之夜」。

「2008天作之合」演唱會將於8月29日、30日晚間在台北迴廊咖啡劇場國際會議廳登場。@*


除了趙詠華還包括五位資歷豐富的音樂劇演員洪瑞襄、程伯仁、江翊睿、張世珮、史茵茵同台獻唱(攝影:黃宗茂/大紀元)


史茵茵與趙詠華合影(攝影:黃宗茂/大紀元)


實力派唱將趙詠華(攝影:黃宗茂/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趙詠華返台 堅稱沒離婚
楊培安高音撼樂壇  音樂劇「永恆的原鄉」指定邀約
TOYOTA顧客藝文饗宴 「美麗一瞬 雋永情歌」
音樂劇《永恆的原鄉》 以歌曲回顧台灣過去未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