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成:做個民主「愛迪生」

人氣 1

【大紀元8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靜榮香港報導) 社民連議員曾健成今年於港島競選立法會議員的理念是「濟弱扶傾 義無反顧」,為基層市民抗爭。曾健成認為,只有正義的群眾運動才能改變香港乃至中國現狀。他說:「我會不斷尋找新的方向,去發動新的群眾運動,做一個民主運動的『愛迪生』」!

社民連曾健成於91年當選東區區議員,95年當選過立法會議員,參政至今已10年。曾發動過保釣運動、創辦民間電台、組織市民抗議不公義之事,揭露政府黑箱作業等。

香港回歸之後,政治氣氛越來越黑暗,他希望追求民主自由,讓下一代生活在公義社會中。他指中國的社會主義是一個獨裁主義,只有改變現有制度,實行政黨輪替制,香港才能實現真正的民主自由。

曾健成說:「身為一個政治人物,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先天下之樂而樂,主動為市民請願、發起群眾運動,不是等群眾忍無可忍了才跟著行動。想改變現有制度,就要和市民大眾一起,對現有狀態作出反擊,而現有運動只是群眾自發的,並不是政黨發起。」

回歸之後香港的政治氣氛越來越黑暗,曾健成指出:「特區當權者沒有自己的立場,因為他們不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是中央政府欽點出來的。特首及保皇派是阻止香港民主進程的絆腳石:他們只會拍共產黨的馬屁,他們要投靠共產黨、服務共產黨,他們要比共產黨更加共產!可見,特區政府比我們激進多少倍!他們將民意窒息而死,誰較激進呢?!」

六四學生令他覺醒

曾健成參政的原因是1989年,他為六四學生在北京天安門的正義行為而感動,令他覺醒,於是主動給在香港新華社靜坐的香港學聯打氣,買汽水送給他們。六四事件發生後,他從一個不關心政治的普通市民,改變成「我覺得我要為香港、為中國做點事,為下一代爭取自由、民主的生活空間。當時不知做點什麼,我主動組織了一個民主台,約有幾百個市民參加,去積極協助支聯會的工作。之後正式加入支聯會,91年才登記做選民,95年當選立法會議員,希望為市民請願,為市民發聲。」

對於現在立法會的看法,曾健成說,自91年以來,立法會議事堂議政空間及政治民主發展步伐不斷萎縮。他認為,坊間講泛民議席多寡無關痛癢,而是在現有的制度下,永遠沖不破過半數,現在只有30席位是直接選舉出來:「應該用具體方法去制衡、抗爭,改變現有制度,衝破現有思維,否則只會一潭死水,改變不了現狀。」

他說,有些立法會議員太保護自己,不願意承擔,只限於議會中的口誅筆伐,沒有去發動群眾,只顧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議會說什麼,就討論什麼,沒有突破思維,等待群眾運動出現,才站出來。現在還有一些議員,在立法會工作是兼職的,還有很多身兼數職,如醫生、律師等。他認為,作為立法會議員,應全心為市民服務。

通過正義運動推倒中共

曾健成分析說:「大家知道,從群眾運動起家的共產黨最怕群眾運動!」他認為,通過正義運動,追求民主、追求法治社會,最後推倒中共:「也只有群眾運動,社會才會有改變。」

他說:「用運動來衝破現有狀態是必然方法,在中共中央嚴格操控制度之下,保皇派阿謏奉承,在當中謀取利益。而民主派太多的妥協,更接受現實態度,沒有新的思維去突破,如繼續下去,香港民主、中國民主就不會改變。」

他舉例說,在03年沙士(SARS)其間,經濟低迷、失業率高、加上前特首董建華施政失敗等,種種原因,使50萬人上街,讓第23條暫時擱置,證明群眾運動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強調自發的群眾運動也要有人去帶動。

一切不公義的事都來自於制度不民主,曾健成認為,應先將框框撞開,打開天空,然後在制度下修改它,服務市民。他不斷加入、組織群眾運動,從保釣運動、98年對董建華施政的不滿、發起倒董絕食14天,到03年七一上街遊行,05年名嘴相繼封咪,他創辦民間電台;06年因為社會上好多大廈出現圍標,黑箱作業,他成立了苦業主陣線,協助一些業主自衛、反攻……

談到民間電台,曾健成說:「民間電台成立以來,無論政府怎麼告,我們都無畏無懼,繼續抗爭。在台灣有171個電台,有民主自由的空氣,可以容納、包容其它不同的聲音。而香港就這幾個電台,打開收音機不想聽也得聽,報導也是受控制的。我們民間電台會報導所有不公義的事情,並透過這個媒體去反擊、去不斷抗爭,永不言棄。」

民間電台挑戰法律,他們和法官講:「你千萬別罰我們的錢,我們的錢是用來發展民間電台的;不用罰我們社會服務令,我們這幫人每天服務社會;用刑用最重的那一個,我們連坐監都不怕,如果今天拉我們坐監,出來繼續開台,決心就那麼大。」

今年1月8日,中區裁判法院已判特區政府違憲,曾健成相信,上訴到終審法院會繼續判政府違憲確立。他說:「這個持續抗爭,終會使大氣電波開放,希望透過大氣電波平台,廣傳民主資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民彬:港澳人 有否認真考慮「政治自決」
經選舉洗禮 何俊仁學會謙卑
何俊仁正式出選新界西議席
港民主黨對選情:「謹慎樂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