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吳釗燮:馬政府嫁禍 誣綠不買F-1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專訪

甫於七月底卸任的前駐美代表吳釗燮,已返國轉任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他昨日受訪指出,馬總統的兩岸高於外交、外交休兵政策,有執行上的困難,已經造成第一線最有戰鬥力的年輕外交官錯愕。他期盼新政府調整資源與經費,把美日兩國置於外交戰略的最高位置。其任內已有成果的台美引渡條款與美對台免簽證,希望接任者重視並完成。

他同時直言,總統府放出前政府未向美提出F-16C/D購買意向書,這是嫁禍,並非事實。相關交涉的時間、地點與對象都有紀錄,台灣提出多次,但美方未同意收受。

記者問:馬政府上任後提出兩岸位階高於外交以及外交休兵的政策,你如何看待?

吳釗燮答:外交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象徵,是跨部會都要共同努力的工作,過去我在陸委會的時候,也不會講兩岸為主、外交為輔,我都告訴同仁外交很重要,要一起幫忙拚外交,即使推動外交一定會影響兩岸,亦是如此。為了兩岸而不做外交,這在以前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以我在駐美代表任內的經驗,我們做任何事,老共都會不高興,例如我辦划龍舟,國安會的韋德寧代表布希政府來參加,這是一個柔性文化的活動,但是中國的抗議超乎我們的意料之外;又如我到全美各地去演講,邀約的單位都會受到老共的關切。如果凡是對岸抗議、關切、不高興的,我們都不要做,那麼老共真正不爽的是我們外交部的存在,是否外交部就要關門?所以,所謂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外交,我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問:這些政策出來時,你還在任上,我駐美代表處同仁的反應如何?

吳:這個政策在執行上確實是有困難的,我們駐美代表處很多同仁都很詫異,詢問接下去要怎麼做?是不是不要做事了,領薪水就好?他們都無法置信,尤其是我們年輕的、在外面戰鬥力最高的同仁,他們是中立的基層文官,相當沮喪!過去我們邀訪國會議員到台灣,對岸抗議,我們都當成笑話,兩岸本來就是競爭的,現在政府居然要大家休兵,因此離任前,我仍然告訴他們凡是對國家有利的事,不要管中國的態度,我們就是應該去追求。

問:這樣的政策,你研判未來在各駐外館處會發生什麼後果?

台灣單向休兵 中國軟土深掘

吳:馬上遇到的衝擊就是,我們放下武器,不做事了,但是中國他們卻沒有停止,例如今年的申請加入聯合國,去年我們是以主權國家申請成為聯合國會員,固然會引起國際一些關注,但是這是台灣人民的權利,我們的政府不應該拋棄我們人民的權利;今年我們甚至不去碰聯合國的大會,只是要「有意義的參與」聯合國的周邊組織,甚至連聯合國附屬機構的會員、觀察員都沒有要求,我們等於是拋棄了一切,政府已經沒有在為人民爭取台灣人民應該擁有的,即使如此低聲下氣,你看中國的回應是什麼?是你沒有資格、你不應該要!

這個結果是早就可以預料的,因為打交道這麼多年來,中國就是這樣,你多要,他不給,你少要,他照樣不給,總結就是,你不要求,絕對沒有。因此今年就是落到這種下場。若我們自己都不出來講我們是主權國家,其他還會有哪個國家會出來幫我們講?

問:你怎麼看新政府對中國駐聯合國常代王光亞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講話的回應?

吳:我根本就無法想像我們的外交部會用這種方式來處理我們國家的主權議題!我們台灣人民當然有權利去參加世界上的重要組織,儘管現在被排除在外,我們必須去爭取,如果另外一個國家阻擋了我們的路,負責涉外的外交部必須大聲說你錯了!但是現在都沒有,這是不對的,而且這會造成一個後果,會讓中國認為這樣掐你,你軟軟的,就可以再繼續用力掐你,所謂軟土深掘就是這樣。

問:最近好幾個國家自動把我們的國名改成中華台北,你看到什麼?

降格中華台北 未談先掀底牌

吳:我們在申請參與國際組織時的名稱,需要一個繁複與專業的談判交涉過程,但是幾個月前,馬總統說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沒有比中華台北更好的名稱,實在無法令人理解,台灣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名稱,中華民國是我們正式的國號,在我們還沒有跟別人接觸前,自己就先降格為中華台北,外交體系的同仁都非常意外,為什麼還沒談就要先掀底牌?從此之後,我們看到愈來愈多的人稱呼我們為中華台北,好像把台灣稱為中華台北是正確的,這是我們自己沒有堅持是台灣或中華民國造成的。

問:馬政府經常說阿扁時代台美關係陷入谷底,現在他們要重建台美互信,你駐美這些年的觀察如何?

吳:這有不同的理解,也有誤解。從表面上看,過去幾年台灣與美國在政治議題上有不同意見,包括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WHO,公投入聯,美國不認同台灣的做法,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台美間不只這些,雙方的經貿非常密切,制度性的架構愈來愈好,我們在談TIFA,之後希望有FTA,這一直在往前走,沒有受到政治爭議的影響;同時,我們與美國的安全關係,最近幾年是進展最快速的,我們派軍事首長到美國已經成為定期,頻率愈來愈高,美國派安全官員到台灣交流,也是定期的,美國派上校層級來台,這是過去沒有的,戰略層級的蒙特瑞會談,以前是國安會與國防部少數人會談,現在成為跨部會的合作,增加陸委會、外交部、經濟部、內政部、警政署,去與美方進行兵棋推演,此外還有每年一度的軍事會談、軍種與軍種間會談,這些都是快速在成長中。因此所謂跌到谷底的說法,這是外行看熱鬧得到的印象。

如果在過去一段時間,美國對台灣有所不信任,現在需要重建,應該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前述政治上的歧異,另一個則是美國希望協助我們軍事能力的強化,但預算卻在國會遇到阻力,許多人講了不該講的話,例如我們不要凱子軍購,不要F-16,甚至現在政府內的高層說,國民黨執政後會重新檢討軍購清單中的若干項目,這些給美方一個很強烈的印象,台灣政府對本身的安全似乎是不在乎的,因此現在的政府若要重建對美關係,如何改掉他們過去八年阻擋軍購的形象,這點是他們要加油與努力的。

最近許多美國友人就談到,國民黨似乎只看到民進黨過去的問題與缺點,卻沒有認知到他們自己過去所扮演的角色對台美之間所造成的實質損害。

問:八項軍售中的F-16C/D,到底是我們沒有提出、或是美國不同意?總統府放話稱前政府未提出?

我數度提軍購 美未同意收受

吳:早在兩年前的蒙特瑞會談,我們國防部高層官員就已經第一次向美方提出,美方當時同意進行內部程序,後來案子到了布希總統,布希說,你們台灣之前獲同意的軍購預算都還沒通過,又要買新的?先把舊的買了,再處理新的。此後,我們一有機會就提出要求,希望送出購買意向書,但美方總是回答,對不起,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暫時不要送去。所以有好幾次,我們拿去了,又拿回來,沒辦法送進去。至於美國官方的講法是我們沒有提出,這是很不公平的,我們講了好幾次我們要F-16,甚至去年預算都編了,但是限於美國總統的態度,截至目前為止,在時間的緊迫上,F-16在今年可能來不及了。

整個過程的真相,是我們幾度要提出,美國不收,同時,從去年開始,在國內競選的過程中,許多國民黨人出來說不要F-16,會挑釁老共,而我在與美方接觸時,也有感覺美方在此事上承受來自老共的壓力特別大。現在的政府,似乎是想讓外界認為不是他不要買F-16,因此想用嫁禍的手段,說以前政府根本沒提出來。這是錯誤的,事實上,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所有的交涉資料統統都有。

甚至更糟糕的是,我看到有不具名的國安會高層官員說,F-16這件事是施振榮去年代表阿扁去參加APFC,因為說了這是台灣給美國的FAVOR,造成布希震怒,為了不要讓美國繼續生氣,所以現在新政府就沒提F-16,這也是嫁禍!因為我們去查過,根本就沒這回事,施振榮也否認了,但是有一次國民黨的外交代表有機會見到副總統錢尼時,卻還在講這個假故事,自稱不提F-16,是怕布希生氣,非常不應該。

問:經過新舊政府交接過程,對美關係上,你有無任何忠告?

戰略最高位置 應含美日兩國

吳: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固然基礎穩固,但是做為駐美代表,其個人是否努力,仍然很關鍵。例如「草根外交」,全面與美國各界接觸,包括年輕的政治新星,只要我們在各地耕耘,就會有成果,這是我們讓台灣在美國各地生根唯一的方法,一定要做。

但是現在我看到一個瓶頸,這個瓶頸來自於今年五二○就職大典,馬總統當時說一切從簡,但是「有人」說美國不一樣,應該要廣邀各界前去祝賀,於是在美國大發英雄帖,結果好幾個團來台灣,這些團吃掉了我們下半年邀訪的預算,就因為有人好大喜功,把錢用光了!如果這段期間沒有邀訪、沒做草根外交,台灣在美國就會出現空窗期,如果這種作表面功夫的習慣不改善,未來還會遇到相同的問題。

我們必須有個戰略觀,應該把我們所有的對外關係做個總整理、總研究,把美國與日本這兩個對台最重要的國家綁在戰略圖像中最高的位置,如果如此,就不應該發生像今年因一些額外支出而捉襟見肘的情形。如果體認到邀訪是累積實力最重要的對外工作,就應該在資源與經費上配合,讓邀訪更擴大來進行,不只國會議員,也應擴及國會助理以及地方人士。

問:交棒後,會不會對後續未完成任務憂心?

吳:我希望駐美代表能夠體認台灣處境的特殊,不要自以為是大國大使,每天打高爾夫球,作最高級的享受,必須要接續草根外交的落實。

此外,離任前,有兩件重要的工作已有成果,一個是台美之間的引渡問題,這點任內與法務部合作,與美方已有實際進展;一是美國對台灣的免簽證,如果沒有意外,未來都會陸續對外公布,這兩件事,也希望接任者把它當成大事去持續完成、順利收尾。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