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后豐斷橋禍首 毛治 國:盜採砂石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6日訊】已準備好面對國賠 會照程序走

〔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蘇金鳳、陳曉宜、陳詩婷、李欣芳/綜合報導〕面對后豐大橋斷橋意外,交通部長毛治國指出,交通部已有準備可能面臨國家賠償問題,未來會照著程序走。

后豐大橋斷橋意外,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說,目前救人要緊,但此案涉及國賠,應追究政府單位有無疏失。

交通部與公路總局官員對橋齡不到二十年橋梁斷裂,都避談原因,毛治國至現場勘災後,昨夜返回台北,直言人為的盜採、濫採砂石問題嚴重,是斷橋禍首。

他表示台灣的橋梁已經有如「牙周病」,未來交通部要改變養護工法,甚至自己施作水利工程。

毛治國指出,和其他國家相較,台灣橋梁面對的情況非常的嚴酷,河床掏空、橋墩基樁裸露嚴重,有如得了牙周病一樣,「牙肉萎縮,牙根露出」;他認為,砂石濫採,加上台灣河床「年紀輕」,地質還在變動,是造成此一情況主因。

公路總局養路組組長吳進興直言,包括八年前的高屏大橋,這幾年的斷橋意外,沒有一座有結構損壞,「河川沖刷才是致命原因」,河川沖刷嚴重,則可能與濫採砂石有關。

將改變橋梁養護工法 修正封橋標準

吳進興也認為,近年的河川整治計畫,和橋梁管理有衝突,並沒有達到穩定河川水流的功能。由於河川水文和早年已有很大變化,吳進興表示,未來將會修正施工技術,橋墩基樁會加深,橋梁跨距也會加大。

此外,鑑於此次后豐大橋斷橋意外導致車輛摔落溪中,吳進興表示,未來將會修正封橋標準與程序,目前距離帽樑一點五公尺警戒、一公尺封橋的標準,考慮改為水位到達警戒值就封橋。

中央大學橋梁中心主任王仲宇說,九二一震災造成土石鬆動,加上近年雨量增加,溪水夾帶土石,切削能力變強,「一個晚上就能沖刷二、三米」,加上石頭又有側撞能量,橋當然承受不住,橋墩最後就「跪」下來。

王仲宇認為,加深基樁、加大跨距確實有助橋梁穩固,利用較新的「拖底工法」技術,也能加深現有橋梁基樁,但也只能算治標,面對大自然反撲,真的要治本,還是要從水利工程著手。

水利署稍早指出,民國八十九年6月以後,均未曾於該河段進行任何疏浚工程,也不見大規模、有計畫的盜濫採石情形,后豐大橋遭洪水沖毀與疏浚或盜採無關。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