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城語】中國海外投資添陰影

連城

標籤:

【大紀元9月16日訊】上週五,英國《金融時報》披露,中國外交部去年與中美洲一小國家——哥斯達黎加簽署了一項協議,以購買3億美元國債加上饋贈1.3億美元作爲條件,換取哥國斷絕與台灣的邦交關係,與中國建交。今年1月份,國家外匯管理局(英文簡稱SAFE)動用了1.5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購入哥國債券。報導透露,儘管哥國官員覺得沒有必要,但中國方面堅持要將該協議保密。《金融時報》表示,已經獲得有關文件的副本。

中國政府通過外貿、投資及援助活動,達到其預定政治目的,不是件新鮮事。一年多前,阿塞拜疆與台灣斷交。當時就有消息指,中國向阿國總統提供了5千萬美元作爲交換條件(這種説法自然被中國政府斷然否認)。然而SAFE直接動用外匯儲備為政治服務,並被媒體掌握證據而曝光,在中共外交史上好像還真是第一次。這不僅讓西方公司擔憂SAFE目前持有的其他投資項目的動機,也令海外其他國家對SAFE、或者是其他具有政府背景的中國公司的投資活動更懷戒心。西方社會明確地看到,外匯儲備已經成爲中國政府的政治工具,中國政治及意識形態方面的擴張將與其經濟的「崛起」如影隨形,對他們來說,SAFE看來實在不夠safe。

動用外匯儲備為政治服務,更有道德上的問題。中國巨額外匯儲備是國際收支順差不斷增加的結果,外匯儲備既不屬於政府資產,也不屬於中央銀行。持有人民幣的中國公民是這批資產的債權人。中國政府最多只是代管,而無權動用這筆錢,更遑論拿去做政治交易。

中國1.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大部分是美國證券。自去年夏季刮起次貸風暴,美國經濟不振,全球金融市場危機重重,中國許多海外投資大幅損手,靠廉價勞力優勢賺回來的外匯儲備嚴重縮水。中國人爲此心痛和擔憂;民間、學術界展開熱烈討論,為如何提高外匯儲備收益獻計獻策。外儲有關負責人員亦多番表示,要實現外匯儲備資產的保值增值。殊不知,中國政企不分的劣根極深,外匯儲備亦無法幸免;加之無人監管政府的行爲,許多問題長期未被發現,而許多不當行為即便發現(就好像幾年前,中國政府動用外匯儲備為國有銀行註銷壞賬),最後也不了了之。

中共政府強烈反對西方社會將中國經濟的崛起視作威脅,但是倘若其不能將政治動機與投資分離,不能提供透明、準確的信息,未來中國資本與企業在國際市場遇到的阻力會越來越大。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投資房地產 台美當前好時機
菲國外匯存底四月底達三百六十七億美元
澳元對美元價格連續四周上漲
2007年中國富翁數目增加兩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