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放寬三聚氰胺標準 台衛生署長辭職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6日訊】(BBC中文部駐台灣特約記者林楠森報導)台灣衛生署突然宣佈比照香港規定,放寬食物含三聚氰胺標準,引起各方嚴厲批評,並導致衛生署長下台。

衛生署原本以食物不得檢出三聚氰胺的標準,要求含中國進口乳制的食品全部從市場下架接受檢驗,但在一天以內政策轉變將標準改為與香港相同,只要含三聚氰胺不超過2.5ppm,即屬合格食品。

官方態度的迅速轉變,商家表示他們無所適從,同時也引起了消費者團體與食品安全專家的嚴厲批評。

衛生署長林芳郁在各方責難下宣佈下台,他表示事件造成民眾誤解不安,同時也使台灣社會對食品安全疑慮,因此下台負責。

廣受批評

台灣的食品安全與毒物專家多數反對放寬標準,他們說作為工業用途的三聚氰胺不應出現在食物中,衛生署突然定出容許食用標準令其無法理解,也不知其2.5ppm標準從何而來。

衛生署則說,這項標準不是直接套用香港的規定,也參考了歐盟與美國的研究數據。

除了香港以外,歐盟與美國在內的全球國家都未針對三聚氰胺規定安全食用標準;台灣學者表示,未定標準意謂的是食物內不得檢出此一成分,而不是可容許隨意加入。

毒物專家也質疑,如果定出三聚氰胺可容許食用標準,那麼已檢出有毒的奶粉只要混入正常奶粉,把三聚氰胺稀釋到食用標準內,是否就可以販賣?

一些被檢出含三聚氰胺並已銷毀商品的商家則說,政府標準一變再變令其無端受損,將申請國家賠償。

這項宣佈也令消費者嘩然;在互聯網上的台灣網民批評說,三聚氰胺在美國的貓狗飼料都不能檢出,衛生署的標準是把台灣人民看得比狗都不如。

政策轉向引猜測

衛生署對定出三聚氰胺安全食用標準提出技術方面的解釋,但輿論猜測政策轉向可能是受到食品商壓力,或是因國台辦表態後避免得罪北京當局。

台灣這一波食品安全恐慌的引爆點,是山東都慶公司出口到台的植物性蛋白,在台灣檢測出含有三聚氰胺,從中國進口的此類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台灣各種食品加工。

中國國台辦昨日表示,經過中國質檢單位檢測,山東都慶公司出口到台灣的奶精不含三聚氰胺,並已經將此結果由海協會通報海基會。

由於此前中國出口到日本的毒水餃事件,而引起中日兩國各說各話的緊張關係,有猜測衛生署轉向是配合總統馬英九上台以來,不得罪北京當局的政策方向。

在放寬標準後,兩家從中國進口植物性蛋白的台灣商家,其進口產品製成的眾多加工食品已由原先規定必須銷毀,成為可以正常銷售的合格安全食品。(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