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報》觸雷 被停刊三個月

標籤:

【大紀元9月27日訊】在中國頗具影響力的《財經時報》日前被上級主管部門以違反新聞宣傳紀律等為由停刊整頓三個月。有報道說,《財經時報》今年七月對中國農業銀行常德分行在剝離巨額不良資產過程中嚴重違規犯法的後續跟蹤報導「動了某些人的奶酪」。嗌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財經時報》日前在自己的網站首頁上公告說,上級主管部門認為時報有三樁罪,一是違反了「媒體不得異地監督」的規定,二是「新聞採訪需要履行正規採訪手續」,三是「重大。敏感新聞稿件刊登前需與被報導方進一步核實、交換意見」。

中國維權記者觀察網記者表示,「實際上目前對這個事件我們不好評論。因為這都是行業內幕的一些觀點,我個人不好參加議論。」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資深媒體人士表示,《財經時報》被停刊整頓也可能與目前國內外的金融局勢有一定的關系:

「有可能他們的考量是,目前在這種金融形勢、無論中國美國都出現了危機的這種情況下,這樣的報導會引起比較大的影響。但是,大家都知道關愉於牛奶的報導,基本上中國所有的奶製品企業和所有跟奶有關系的都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在這個方面,他們倒沒有怎麼樣,因為這個畢竟是一個小小的農行的事情。地方主義和部門主義的情況下,會出現這種讓人比較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整個信息控制中還存在相當多的地方利益和部門利益。」

有網友表示,毒奶粉事件還在發展,中國不允許媒體異地監督,不僅不感謝媒體監督,幫助社會正本清源,揭露危機,反而懲罰媒體;這樣下去,三鹿奶粉事件還會再次發生。

不過,前中國上海資深媒體人士。目前旅居美國的中國問題評論人士張偉國對於《財經時報》所受到的懲罰並不感到意外:

「現行的體制是一黨專制的體制,新聞輿論是它的一個喉舌工具,也就是說,它對媒體的控制是堅定不移的。雖然我們外界看這個案子好像是一個地方的事情,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官本位的體制裡面,很多分行、很多地方都是通天的。並不是你違法了什麼東西,你是觸犯了什麼利益,表面上好像是違反新聞紀律、事先沒有給對方看,但這只不過是一個整你的把柄而已,真正的是因為踩痛了對方的利益。」

中國政府一向將媒體稱作是自己的喉舌。於是,有網友針對財經時報被停刊整頓一事戲謔地說,中國政府管制媒體就像小孩子玩橡皮泥,總是理直氣壯地想怎麼捏就怎麼捏。

中國媒體是中國政府的喉舌,是全國人民的闌尾。

咱們政府對於控制媒體的奇趣,就像小孩子玩橡皮泥,理直氣壯地想怎麼捏就怎麼捏。(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不敵網路蠶食  澳洲最老牌新聞雜誌宣布停刊
澳洲《新女性》雜誌即將停刊
員工罷工 法國世界報停刊一天
普京憤怒?披露其將再婚媒體停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