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訪韓 朝核武 朝鮮半島風浪不止

標籤: ,

【大紀元9月28日訊】(本文轉自第86期《新紀元周刊》焦點新聞)編者按:今年二月上任以來,韓國總統李明博與胡錦濤頻頻會晤,兩國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而就在北京奧運結束後的第二天,北韓宣布已停止關閉核設施。北韓對中韓間「親密關係」表示不滿的舉動,牽動朝鮮半島的風浪。

八月二十五日,北京奧運結束後的第一天,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就中韓間「戰略夥伴關係」達成共識。這是胡錦濤任期內第二次訪韓,也是韓國總統李明博今年二月上任後兩人的第三次會晤。兩國首腦如此頻繁的會晤並不多見。二十六日,北韓宣佈由於美國沒將其從支持恐怖主義的黑名單上除名,平壤已在八月十四日停止關閉核設施。一時間,朝鮮半島各方利益角逐再現風雲激盪。

中韓確立戰略夥伴關係

中韓關係自一九九二年建交以來,從「友好合作關係」逐步提升為「合作夥伴關係」(金大中政府)和「全面合作夥伴關係」(盧武鉉政府)。今年五月,李明博訪問北京時,提出將兩國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此次胡錦濤訪問首爾,正式確立了雙邊戰略夥伴關係,使此前集中在經濟、貿易領域的中韓合作全面擴大到外交、國家安全等所有領域。

據悉,這次兩國首腦在共同聲明中宣佈了五項政治領域、十七項經濟領域、六項人文交流、六項地區及國際合作等共三十四個協議事項。聲明稱兩國將在年內啟動雙邊及國際問題高層外交官對話機制,加強軍方交流,這標誌著中韓關係更上了一層樓。

目前,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國、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最大的海外投資對象國,韓國是中國的第六大貿易夥伴國和第四大外資來源地。二零零七年中韓兩國貿易額達一千五百九十八點九億美元(中方數據),或韓國官方聲稱的一千四百五十億美元。二零零四年雙方貿易額還只有一千億美元,而二零零七年就遞增到約一千五百億美元,發展速度非常驚人。目前韓國的對中貿易占其對外貿易的五分之一,是與美國貿易的兩倍。

但德國漢堡亞洲學院東亞問題專家科爾納(Patrick Koellner)認為,中韓之間所謂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只能是一種構想、一種抱負而已。在經濟層面或許這已經成為現實,但在政治層面只是一種願望,因為中韓兩國在基本政治觀點、政治制度、價值觀上存在嚴重分歧,已步入民主社會的韓國與共產獨裁的中共不可能時刻保持一致,雙方充其量只是從現實主義的角度進行合作,中韓兩國的政治關係不可能達到韓美同盟的高度。

據二零零三年《朝鮮日報》報導,韓國學者曾對華盛頓的五十六名東亞問題及外交政策專家進行問卷調查,受訪者分別來自美國政府智庫、政府人士、學界、軍隊和國會議員。調查發現,82%受訪者認為「韓鮮半島處於中國的核心影響勢力範圍之內」,41%受訪者認為「韓國與中國關係比與美國關係更親近」,68%的人認為「對美國核心利益而言,韓國遠比台灣重要,因此美中在韓鮮半島較量會進一步升溫」;談到美、日、中、韓多邊關係,65%受訪者認為,「美對日的持續軍援將使韓中關係更親近」。

北韓停止去核化 核危機再現

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七日北京奧運前夕,在中共的敦促下,北韓摧毀了寧邊核反應堆的冷卻塔,表明解除核武的決心。在北韓摧毀冷卻塔前一天,它還交出人們期待已久的關於其核項目的文檔。作為交換,美國總統布希同意解除對北韓的一部份制裁,並表示最早會在八月十一日將北韓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上去掉。

然而八月十一日前,華盛頓表示,他們希望首先能得到讓人信服的核設施去功能化的驗證程式,由於北韓沒有這樣做,於是將推遲把北韓除名的承諾。

八月二十六日北京奧運結束後的第二天,北韓官方朝中社引述北韓外務省發言人說,關閉寧邊核設施的工作已在八月十四日停止。平壤還威脅說將考慮再度進行核試驗。

分析家認為,北韓此舉除抗議美國外,也在表達對韓國最近與美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的憤怒,同時對中韓間的「親密關係」表示不滿。


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七日,韓國觀眾正在觀看北韓銷毀核設施的電視。(法新社)

中共北韓上演的雙簧戲

九一一後世界反恐運動風起雲湧,而北韓卻逆潮流而上,大搞核武器核威脅,被西方國家劃定為「支持恐怖主義」的邪惡政權,躋身進了「邪惡軸心國」的黑名單上。在國際一片譴責聲浪中,中共卻「另闢蹊徑」,藉演雙簧來為自己撈取好處。

據海外媒體報導,北韓的核技術大多來自中國,中國不但是北韓的政治夥伴,更是經濟上的救星,沒有中共的支援,金正日政權早就土崩瓦解了。

中共基於本身的戰略安全考慮,並不樂見北韓擁有核武,也不希望朝鮮半島緊張的情勢再起,然而中共亦不願見北韓政權在國際壓力下垮臺。作為唯一可以對北韓發揮影響力的國家,中共一方面以友邦的身份出來調停,要求北韓接受國際檢查;另一方面堅持以談判而不是制裁的方式解決北韓核危機,配合北韓利用談判撈取好處。

分析家認為,北韓已經成了中共手中對付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一張牌,比如當中共因惡劣人權應遭受譴責時,中共就拿出北韓這張牌來要挾西方保持沉默,西方也被迫對中共採取利誘安撫的態度。

有網友評論說,這次國際社會又被中共和北韓上演的雙簧戲給騙了。當中共召開奧運、需要西方政要捧場上,中共指使北韓摧毀了冷卻塔以表明其停止核武器的決心,其真正原因是,北韓已有足夠的核原料,不再需要冷卻塔了。如今奧運一結束北韓就變臉了,再度掀起新一輪的討價還價並從中獲利,這場戲也太可恥了。

朝韓關係 北韓威脅利用韓國

在過去十多年裏,面對北韓在核武器上的撒野,韓國出人意料的表現冷漠。除了「停運大米和化肥」的象徵性「制裁」外,韓國甚至聲稱不會改變與北韓接觸的「陽光政策」。當北韓不斷發射導彈直接威脅日本安全時,日本提出可能考慮「先發制人」,如摧毀瞄準日本的北韓導彈基地,韓國不是譴責北韓,而是高分貝的譴責日本,稱其為「侵略主義本質」。

外界評論說,韓國對北韓的「寬容、同情」,與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不成正比,原因在於此前韓國正由左派當政,對殘暴的金正日獨裁政權頗多包容;同時韓國民間那股躁動不安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也為金正日的「跳高運動」作了背書和掩護。

今年剛上任的保守派總統李明博表示,不會像以往自由派那樣,幾乎不加監督、也未經公眾評鑑就把數十億美元的援助投向北韓,他希望南北雙方間的關係更為「真誠」,韓國的一切援助都將取決於平壤所作的回應。

北韓對此回應威脅說,要讓「韓國在一片火海中化為焦土」,並三番五次稱李明博為「賣國賊」。韓國媒體援引軍方高級官員的話說,自李明博上任以來,北韓噴氣式戰鬥機至少有十一次在靠近韓國、北韓之間的緊張地帶飛行。

中韓關係 韓國在美日中之間走鋼絲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不難看出中韓雙方都有加強聯絡的需求。首先從韓國方面看。分析人士指出,從金大中到盧武鉉的這十年來,韓國都是進步派在執政,經濟處於低迷狀態。二零零三年經濟增長率僅2.9%,而且98%的增長依賴於出口。於是在二零零八年選舉中,韓國民眾希望企業家出身的保守派首領李明博能給韓國經濟帶來騰飛。

沿襲保守派的一貫風格,李明博當選後在外交上提出「全球外交」的新思路,即以韓美同盟為核心,韓日關係為夥伴,在相同價值觀的基礎上全方位開展外交活動,爭做「世界強國」。李明博同時還提出「有原則的實用外交政策」,在親美日的前提下,加強與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的合作,在錯綜複雜的東北亞大國關係中「走好鋼絲」,搞好平衡。

外界發現,李明博當選總統後發生了不少「慢待中國」的事。如:他當選後最先與美日領導人通電話,最先訪問美日;未祝賀新一屆中國領導人當選;入住青瓦台後取消了總統府的鳳凰標誌,認為鳳凰標誌的形成與中韓古代的朝貢關係有關;他擔任漢城市長時,為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在二零零五年一月把韓國首都從漢城改名為首爾。

此前,韓國與美國建立了「二十一世紀戰略聯盟」關係。有專家分析,光是這個說法就讓北京感到非常困惑。在這樣的背景下,韓國希望加強與中國的交流,以此表明與美國的聯盟不是以犧牲中國的利益為代價,更不是針對中國。

特別是中國對韓國經濟的影響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即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同時也是韓國在海外的最大投資國。在韓國對外貿易順差中,大約88%來自中國,兩國經濟已到了緊密相連的程度。有經濟學家形容說:過去是美國咳嗽,韓國經濟就生病,現在是中國打個噴嚏,韓國經濟就感冒。

在政治角度上,北韓與韓國同一民族分裂了幾十年,而且北韓不斷以武力威脅韓國,而中國又是唯一一個能左右北韓的調停者,於是韓國寄望於加強與中國的聯繫,以確保五十多年前的戰爭不再爆發。

「抗美援朝」真相和南北對峙的繼續

一九五零年六月,北韓出兵侵略韓國,在聯合國制裁決議的部署下,以美軍為主的維和部隊進駐韓國,抵制金日成發動的內戰。而這一史實卻被中共歪曲成「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並號召全中國人「抗美援朝」。韓戰中,中方和北韓部隊一度節節敗退,後在中共不惜一切代價的人海戰術中,拿中國人的血肉去拖延美軍行動。雙方最後達成停戰協議,並把北緯38°定為分界線,即三八線,把一個民族分成了兩個國家,而美軍也一直在韓國附近設有軍事基地。從那以後,北韓成了中共與美日之間的緩衝區。

冷戰時期,東北亞地區形成了北部以蘇聯、中共和北韓為一體的社會主義陣營,而南部是以韓國、日本和美國為聯盟的自由社會。兩大陣營意識形態上的對立,導致和維持了朝鮮半島南北的分裂對抗局面。

冷戰結束後,國際局勢由以往的兩極化格局邁向多元化的多邊合作關係。目前國際社會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主要重點是制止衝突、消除危機,而不是協助韓國統一。一旦韓國統一了北韓,就會令中共頓失國防屏障,一旦北韓戰勝了韓國,美國將失去其在東亞地區的著力點。目前無論何方都抱著維持現狀的心態。

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北韓平壤舉行的七十五周年閱兵大賽中展出的導彈部隊。近年來,北韓窮兵黷武,很像當年中共六零年代的捏緊肚皮搞核武。(法新社)

中共加強對朝鮮半島的控制

隨著韓國經濟的崛起以及「北方外交」政策的實施,韓國於一九九零年及一九九二年分別與蘇聯及中共建交,這讓平壤方面感到了孤立。蘇聯解體後,北韓受大環境影響,採取緩和的作法逐漸改善與韓國的關係,而韓國由於經濟發展,特別是二十年前當俄羅斯經濟蕭條、中國對外開放時,韓國擺脫了以往政治上對俄國及中共的畏懼心理,反而在經濟上形成了俄羅斯甚至中共依賴韓國的局面。

為了確保中共在東北亞地區的主導權,中共認為同時加強與南、北韓的聯絡可增強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並可制衡美國與日本在此一地區的活動,有助於中共的勢力擴張。於是中共在朝鮮半島上採取「政治朝鮮、經濟韓國」的「等距外交」政策,從過去堅決支持北韓的「一個韓國」政策,改為支持兩韓以聯邦制和平統一,在不斷照顧共產小兄弟北韓的同時,積極發展與韓國的關係,加強對朝鮮半島的控制。◇

本文轉自第86期《新紀元周刊》焦點新聞
http://mag.epochtimes.com/088/5260.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韓緊急銷毀含三聚氰胺產品 
台灣降息救經濟 中韓將跟進
組圖:韓美共同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自由之刃」美日韓多域聯合軍演首次登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