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薔蜜強烈變輕度 台灣高山有如門神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9日訊】(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薔蜜颱風直撲台灣,威力十足的,被美國定義為「第五級:超級颱風」的薔蜜,卻在登陸之後短短兩個小時不到,就減弱為中度颱風,今天上午減弱為輕度颱風,氣象專家表示:發展成熟的颱風,底層的環流佔全體颱風質量的一半以上,環流厚度約五千公尺左右,台灣山脈高度約三到四千公尺,剛好可以破壞主結構,例如菲律賓呂宋島,山脈高度只有一千公尺不到,因此颱風通過時,強度多半都可以維持,兩者差別顯而易見。

薔蜜颱風撲向台灣,如果用美國的颱風分級標準,薔蜜是列入最強,第五級的超級颱風!但是,薔蜜在一口氣衝進宜蘭之後,卻出現很大的變化!不但颱風環流消散,威力也大不如前,觀察平均風速,從登陸前的每秒51公尺,登陸之後,立即減弱為中度颱風,平均風每秒48公尺,二十四小時之後,薔蜜出海進入北部海域,平均風速剩下每秒25公尺,威力更大幅縮水了一半!暴風圈也從280公里,縮小為200公里。事實上,薔蜜颱風登陸之前,暴風圈進入東部陸地時,薔蜜的威力就已經從平均風每秒53公尺開始減弱。

為何薔蜜會產生如此重大變化?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表示:台灣與呂宋島都是颱風經常通過的地區,但是結果卻大不相同,最大差別,就是台灣有東亞第一高峰,呂宋島卻是山脈高度都在一千公尺以下,台灣的高山有如一堵高牆,讓颱風的結構出現了「撞山潰散」的現象。

吳德榮說:颱風發展到成熟期,主要環流的結構可以發展到20公里的高度,但是,一半的質量都集中在底層,約五千公尺以下的高度,台灣的山脈高度約三四千公尺,當屬於流體的颱風,撞上了剛性的山體,軟碰硬,當然是被破壞!其次,颱風的存在,需要高海溫,低風切的環境,颱風進入陸地,受地形影響,環流的風向改變,缺乏海溫支持,都是不利於颱風繼續維持。

台灣特有的地形,有如門神一般,攔在颱風的路徑前方,只要通過台灣,颱風強度都會大幅減弱,過去的個案不勝枚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