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華人創業﹕聯合醫學檢驗中心總裁張佐本

人氣 35
標籤:

【大紀元9月30日訊】(大紀元時報依蘭採訪報導)初次遇到張佐本先生是在觀看2008年美國獨立日華盛頓節慶遊行時。張先生在台灣裔美國民眾組成的遊行隊伍中,積極、熱情又謙虛。張先生是維州一家醫學檢驗中心的總裁,而且贊助了2008年美國獨立日台灣遊行方陣,他表示他並沒有做什麼,只是回饋社區。

張佐本先生有一段很值得海外華人借鑒的創業史。張佐本先生早年就讀國立台灣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植物病蟲害學系。1969年來美繼續求學,先就讀於密西根西部大學,僅用了兩年就獲得醫學生物學碩士學位,五年後又於俄亥俄州的托裡多大學,攻下了生物化學博士學位。

1976年,張博士受聘於芝加哥大學,從事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研究。四年後,1980年張佐本先生以很強的實力,被選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檢驗中心主任培訓計畫項目。這個兩年一期的培訓計畫,在當時全美國也只有17個點,而且每個點每年只招收兩個申請者,足以可見張先生的才學出眾和勤奮努力。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檢驗中心的培訓,使得張先生在腫瘤及傳染疾病診斷技術處於領先地位,1983年他應邀前往中國大陸講學並傳授醫療診斷技術。理論和實踐技術兼備的張先生,於1983年受聘於維州美國醫學檢驗中心,為微生物檢驗室主任。富於創業精神的張先生,在一年後(1984年),開辦了自己的醫學檢驗中心–聯合醫學檢驗中心。

當被問到一個華人在美國開辦自己的醫學檢驗中心,是怎樣與其它大醫學檢驗中心競爭、生存的?張先生表示「當然有一定的難度」。這也許是為什麼在東海岸地區至今只有他唯一一家華人開辦的醫學檢驗中心。張先生的秘訣是快速準確、認真負責、與醫生患者互動。有很多大的醫學檢驗中心,因為接受太多的樣品,運作就會慢,而且由於太多的樣品也就不會追蹤患者和相關大夫,以討論檢驗選擇是否合適或者是否需要更多相關檢驗等等問題。但聯合醫學檢驗中心卻不同,他們對每一位前來檢驗的人都認真負責。接到樣品快速出結果以幫助診斷,以便病人可以儘快開始治療。如果病人或受檢者有任何問題,檢驗中心主任隨時回覆電話解答疑問,而且檢驗中心主任幾乎和所有送檢樣品的大夫互動討論結果。由於聯合醫學檢驗中心的快速準確,以及與各方的積極互動,很快就贏得了受檢人及眾多大夫的信任。不僅回頭客很多,而且也從口碑相傳迎來了很多新客戶,甚至有美國其它州的患者寄送樣品來求得快速、準確的診斷。


聯合醫學檢驗中心總裁張佐本先生介紹新近購進的婦檢樣品測試儀器。

聯合醫學檢驗中心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嚴格的質量把關和不斷的更新監測儀器和檢驗技術。張先生除了自己每天都嚴格審查所有檢測報告,他也以高標準要求所有技術人員,確保所有檢測結果的重復性和準確性。這也是為什麼聯合醫學檢驗中心在每季度的定期質檢,或者是隨機抽樣質檢中,從沒有發生過未過關的現象。張先生表示,醫學檢驗幫助病人做疾病診斷和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重要,直接關係到病人生命安全,絕不可以有半點馬虎。為了跟上不斷發展的醫學檢驗新技術,並更好地為病人作出準確的檢驗,僅2008年,聯合醫學檢驗中心就購進了數拾萬美元用於全自動病理活檢、激素檢測、以及婦檢樣品測試等的各式醫學檢測儀器。

記者還發現張先生非常注意多元化發展,他的醫學檢驗人員涵蓋多元種族,既有白人、也有黑人,既有印度裔、又有越南裔,既有台灣人、又有大陸人。張先生對員工也是關懷有加。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技術員,因為家人病故需要回去料理後事,張先生不僅准假,而且還給予經濟上的援助。

張佐本先生的聯合醫學檢驗中心從最初1984年創業時的10位員工,至今已發展為擁有一百多位員工的醫學檢驗中心,而且還在持續發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鋼琴獨奏會 慶祝五月亞太節
美國首都慶祝法輪大法日 各族裔感恩師父
美國馬里蘭州各級政要褒獎慶賀「世界法輪大法日」
台美生技協會舉辦DC meetup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