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費券殺聲震天 各行各業擴大效果搶曝光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6日訊】(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消費券即將發放,所有業者都拼命推出各式促銷活動,不過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業者都是透過媒體,以「新聞」方式曝光,節省廣告費,以小博大,特別是幾乎所有消費券的促銷,都有用途及時間的限制,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擠壓出最多的消費。

消費券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上至數百萬的房地產,小到麵包店,小吃攤,人人都在努力搭上消費券的便車,因此,媒體所有的消費訊息,幾乎都是圍繞著消費券打轉,開記者會,一定要提到消費券,發新聞稿,標題最好出現消費券,如此就可搶到曝光的機會,為了消費券打廣告?這樣一點都不「消費券」:不需要自己花錢。

量販店推出夜間消費滿兩千或兩千五送兩百,遊樂園區業者推出買消費券打對折,飯店業者住一晚吃三餐,兩人成行,也是三千六搞定,最誇張的是華航,明明只有三千六的額度,華航卻送出可以折底價值兩萬多,甚至三萬的機票,消費券被「放大」的「倍數」,幾乎是七到八倍!幾乎是目前消費券「配合」促銷的冠軍。中華電信為了促銷iPhone,三千六可再折抵三千六,是原本最大的優惠。不過,很輕易的被華航超越。

觀察各種消費券的促銷活動可以發現,創造週邊效益,讓消費者在花完三千六之餘,也能夠從自己口袋裡,多掏一點錢出來,創造「真正的消費」,是所有廠商共同的想法,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最好不要「多花錢」,卻是金融海嘯發生之後,民眾自保的不二法則,但也正因為如此,消費緊縮引發的經濟危機,會讓生產,服務到消費端的市場運作出現停滯的危機。

消費券的確替許多行業,廠商,透過媒體帶來話題,但真正的本質:消費信心能否透過三千六百元重建,恐怕需要面對的考驗,才要剛剛開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