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2008十大扯淡言論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訊】扯淡言論年年有,2008特別多。反覆篩選,忍痛割愛,只好按個人愛好羅列。

No1:「不用去現場調查就知道那裏的情況,因為我是專家。」
——7月6日,在央視《新聞調查》的採訪中,中科院水利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信寶如此說,同時指責汶川人想異地重建是「逃跑行為」,因為「汶川安全得很」。

既然那裏很安全,應該立即將其送至地震現場,或許他去了現場,還會寫出山東某作協副主席「做鬼也風流」的經典詩篇來。

扯淡指數:★★★

No2:「買房子就是愛國。」
——12月13日,在一個財富大講堂上,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經濟學博士趙曉發出的呼籲。

買不起房的人連愛國的資格都沒有,有錢人買了很多房子,其中就沒有賣國賊?

扯淡指數:★★★

No3:「(三聚氰胺)也不是一個毒性很高的物質,所以即使嬰幼兒服用了三聚氰胺含量較低的奶粉,家長們也不用過於擔心。」 
——9月17日,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李寧,無視全國至少已有3例死亡患兒和6244名診斷病例,安慰受害民眾。

孩子們腎裡面長石頭還有可能治療,可專家們腦袋里長石頭就太可怕了。

扯淡指數:★★★★

No4:「中國的窮人,不應叫窮人,而應該稱為待富者。」
——11月13日,厲以寧做客強國論壇,在回答網民質疑時,提出舉世皆驚的理論觀點。

此人年年上榜,大概屬於中國最扯淡的專家。他還說:「8億多農民和下崗工人是中國巨大的財富,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少數人的享樂?他們的存在和維持現在的狀態是很有必要的。」、「窮人應該將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舊衣,天經地義。」、「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只有拉大差距,社會才能進步。」如此多的經典言論,出於無奈,小弟只能給這位大哥一個名額。

扯淡指數:★★★★

No5:腐敗是改革過程得以順利進行的潤滑劑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經濟學家張曙光說:「改革要利用腐敗和賄賂,以便減少權力轉移和再分配的障礙。」

明目張膽提出腐敗有「理」論,有理由懷疑他的專家稱號是賄賂某個腐敗領導獲得的,然後,再利用這個名號來替腐敗分子搖旗吶喊。

扯淡指數:★★★★

No6:「我們政府對食品的監管力度,絕對是全世界的第一!」
——2008年10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在鳳凰世紀大講堂上對食品監管的讚揚,而那時,很多受三聚氰胺傷害的嬰兒還在醫院接受治療。

不好意思,俺以為這位院士大概在說此話時,最後一個字吞進了肚子裡,那就是:「絕對是全世界的第一」後面應該加一個,「差」。

扯淡指數:★★★★

No7:「查處不是為了處罰開發商降價虧本賣房子,而是擔心其造成的後果,我要對老百姓負責。」
——2008年12月9日,在當地一次媒體見面會上針對南京房地商降價賣房,南京市江寧區房產局局長周久耕說。

算了,用另外一位官員的話作為點評吧。對於陝西省綏德職業中學校長高勇找縣長簽字被拘事件,綏德縣委宣傳部徐部長接受採訪時說:「以前沒有網絡的時候多好啊,想讓他們怎麼說就怎麼說。」

扯淡指數:★★★★

No8:對待「刁民」政府要硬氣,不要被「刁民」挾持!
——2008年6月28日,前外經貿部副部長、現任博鰲亞洲秘書長龍永圖在出席一個研討會時,面對「最牛釘子戶」表明的觀點,其要點在於「少數人」的正當權益就應該讓位於「大多數人的利益」。

任何一個公民在現實生活中都是「少數人」。給維權的民眾扣上「釘子戶」的帽子後猶嫌不過癮,又發掘出「刁民」這一沉睡多年的垃圾詞語,繼續從精神上對百姓進行侮辱。既有「刁民」,是否還有「刁官」,或者「刁專家」。

扯淡指數:★★★★

No9:所謂看病難看病貴,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難是中國,看病最不貴是中國。
  
——政協委員、廣州市衛生局副局長曾其毅的所謂「直言」。
  
不用走遍全世界都知道,看病最不難是中國鄉村,到處都有街頭游醫和地下診所,看病最不貴是中國的官員,醫藥費全部公家報銷。
扯淡指數:★★★★★

No10:可以考慮讓市民每個月買20塊錢的生態基金。
——2008年11月18日,中科院院士蔣有緒在廣州舉行的中國森林城市論壇上呼籲,政府可以考慮對企業甚至排放二氧化碳的市民徵收生態稅,成為中國提議「呼吸稅」的第一人。

為一鳴驚人,應同時建議徵收放屁稅,且自蔣院士開始。

扯淡指數:★★★★★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靜當了闊太碗照洗 拍愛情片欲邀葛優
羅蘭崗建市申請被駁 籲居民支持
年終獎金調查 平均0.94個月
趙靜芝:誰「山寨」了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