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利率不如印鈔票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月24日訊】(大紀元紐約綜合編譯報導)利率降到0%還可以嫌「太多」嗎?似乎是如此。美國利率已經降到幾乎無可再降的地步了,但依舊不足以刺激美國經濟。《BusinessWeek》專欄評論 Peter Coy最新文章大膽建議,美國財政官員必須啟動通膨,讓「實質利率」真正轉負,才能幫助經濟回溫。

Goldman Sachs 一份新的研究分析認為,聯準會(Fed)自前年起一系列調降聯邦目標利率的動作,目前看來應該是不足以推升經濟再次復甦。這份報告指出,聯準會必須在2010年前再減少利率6%,才能發揮貨幣政策的刺激作用。

問題是:降到0%以後,根本不可能再降了。因此, Goldman Sachs美國區首席經濟學家 Jan Hatzius在最近的研究資料中指出:「我們處在一個利率過高、不利於經濟的世界裡。」

對目前陷入深度蕭條,零售銷售額、工業生產量、貿易出口全都暴跌的美國而言,這是很大的隱憂。金融海嘯淹沒眾人,Citigroup、Bank of America、GM、Chrysler等企業努力泅游,希望能多吸一口新鮮空氣;美國第二大電器零售商Circuit City在本月16日宣布,將在 3月前關閉所有分店;美國最大住屋建商D.R. Horton Inc.(DHI-US)和Lennar(LEN-US)都因房價劇跌而寒風受凍。

一般而言,如果經濟表現不佳,美國聯準會可以把短期利率調降至低於通膨率的水準─亦即經過通膨校正後,利率實際為負值,如此就可刺激經濟活動。

舉例來說,如果年均通膨為6%、利率則為4%,「實值利率」就等於 -2%。負的實值利率吸引民眾借貸消費或投資,這能夠重新帶動經濟活動、提高就業和設備投入。

如今,儘管將利率降至0%是適當的,但經濟卻持續走弱,這代表代表很快連0%利率都嫌太高。

Goldman Sachs 經濟學家 Jan Hatzius是根據泰勒規則 (Taylor Rule;1993年史丹佛大學教授John Taylor 提出,用來分析美國利率走勢的模型)進行計算。泰勒法則認為,當實質產出與物價高於目標值時,應該提高短期名目利率,當產出與物價低於目標值時,降低利率。

印鈔票是解決問題辦法之一

然而,這出現一個大問題:如果物價通膨已經跌至0%,聯準會就無法操縱名目利率低於通膨率,達成負的實質利率─許多經濟學家擔憂,這很快就會發生。負的名目利率不可能出現,因為銀行不能收取1000元的存款本金,卻在一年後還給民眾 950元,否則全國投資人肯定會把錢通通抽離金融體系保值。

Peter Coy 認為解決方法非常顯而易見:聯準會必須刻意催生物價通膨,當然可能不需要提高到6%那麼多,但勢必不能留在0%水準。

一種參考方式就是印許多鈔票,聯準會可以一手購買美國國庫券或抵押貸款證券(MBS),一手將新鈔注入市場。如此,0%利率在物價通膨之後成為負利率,市場上的資金增加,經濟活動可以獲得動能。

當然這對聯準會官員來說相當難為,因為99.99%的時間裡他們都在試圖壓制物價而非刺激通膨。但美國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多數委員都明白,現在通貨緊縮可能比通膨還駭人。

更進一步來說,甚至連負的實質利率都不見得足以刺激經濟好轉。因此美國政府未來也必須強化金融體系、提出更多財政刺激方案(包括減稅、增加政府支出等歐巴馬政府承諾的事情)。為了拯救金融機構,經濟學家 Jan Hatzius贊成政府購買更多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不良資產,以及整頓各種消費資產擔保證券(如車貸、信用卡貸款等)。(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掌握市場節奏】失業潮的引發(上)
零利率時代 明年債券熱門
彭淮南:台灣不可能零利率
彭淮南︰台灣不可能零利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