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達能終止與娃哈哈合作 中外合資破裂

人氣 33

【大紀元10月1日訊】法國達能集團(Groupe Danone SA)將接受現金和解協議,放棄對中國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哇哈哈的要求,決定在罕見的控制權公開爭奪戰後退出一個深具價值的消費品品牌。此次大型中外合資企業的破裂,分析師表示,再次證明在中國經營合資企業的難度。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週三(9月30日)的聯合聲明中,達能宣佈與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Hangzhou Wahaha Group Co.)達成和解,在現有生產軟飲料和相關產品的合資公司中,達能的51%的股份將出售給中國合資夥伴,并稱雙方將終止與雙方糾紛有關的所有法律程序。

但財務條款沒有對外披露。一位知情人士說,和解金額「略低於」達能在以前公佈的財務賬目中所稱哇哈哈持股的價值:3.81億歐元(約合5.55億美元)。

報道說,對哇哈哈帝國控制權的公開爭鬥,讓人難得見到大型中外合資企業的破裂。達能公開指責其合作夥伴的策略,以及哇哈哈針鋒相對的反應,這與以前中國通常做法形成鮮明反差。通常問題都是通過互留面子的私下協商方式解決。

分析師認為,這件事再次證明在中國經營合資企業的難度。諮詢機構Interbrand的中國董事總經理夏鍾森(Jonathan Chajet)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訓:要在中國建立品牌業務,你需要從頭開始做起。

外國公司通過其中國合作企業已取得了數十億美元銷售額。寶潔(Procter & Gamble)、星巴克(Starbucks)、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福特汽車(Ford)、花旗集團(Citigroup)和保誠(Prudential)等國際巨頭完全或部份通過在華合資企業開展業務。

但有關管理人員說,中外合資雙方預計會在合資企業中發生衝突,如當跨國公司希望提高效率和利潤以實現其全球目標時,當地的合作夥伴──有時是中國政府的下屬企業──卻希望儘可能安排就業或提高技術。

而且,有時合作夥伴還會竊取公司機密、欺騙甚至破壞企業,而法律途徑對公司的日常運作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雙方的法律之爭

娃哈哈品牌是中國最為著名的飲料和果汁品牌之一。據上海研究公司胡潤百富(Hurun Report)不久前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哇哈哈在中國國內品牌中排在第16位,價值22億美元。胡潤百富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評估品牌價值。但娃哈哈不公開披露財務數字。

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後於上世紀80年代末創建了娃哈哈集團,給軟飲料定以很低的價格,以廣泛的營銷網絡將它們推向市場。1996年,他和達能開始建立合資企業,銷售娃哈哈品牌的飲料。達能擁有大約40家合資企業51%的股份,但讓宗慶後負責經營,基本上沒有任何監督。

2007年,達能向10多年來的合作夥伴宗慶後發難。達能指控說,宗慶後多年來一直使用一家自己擁有的、與合資企業平行的公司生產和銷售娃哈哈飲料。這降低了它按照1996年簽署的合同所應從哇哈哈品牌下獲得的51%的收入。

過去兩年中,達能在世界各地的法院提起訴訟,其中一些直接針對這些合資企業的中心人物。達能一度估計宗慶後的企業給其造成的損失達1億美元,宗慶後則回應說,法國人沒有資格染指他一手建立的規模達數十億美元的帝國。甚至中法兩國領導人在2007年的峰會上也論及這起爭端。

雙方和解協議週三在北京簽定,由中國商務部官員和法國駐華大使見證。在此之前,瑞典本來預計會在幾週內就此案做出具有國際約束力的仲裁。現在,和解協議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外資上週賣超175.94億元 賣超華映居冠
外資銀拋匯 台股大漲 新台幣收升4.3分
澳洲外資監管機構對中國投資叫停
台外資上週賣超85.43億元  賣超華映最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