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德-阿帕圖:好萊塢新一代喜劇的開山人

標籤:

  近五年來好萊塢的優秀喜劇,都與賈德-阿帕圖不無關係。他執導、編劇或製片的《四十歲老處男》、《一夜大肚》、《太壞了》等影片,開創了一種展現男性間友誼的新喜劇類型。美國《娛樂週刊》評論道:「他不僅為我們帶來了笑料,更改變了整個喜劇產業。」

  每十年,好萊塢喜劇便會呈現一番新的面貌。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屬於浪漫愛情的《漂亮女人》和《西雅圖未眠夜》們的;到90年代末,是屬於裝瘋賣傻的《阿呆與阿瓜》和《我為瑪莉狂》們的;而步入21世紀後,好萊塢喜劇是屬於賈德-阿帕圖的。

  就像約翰-休斯當年的《小鬼當家》系列一樣,賈德-阿帕圖開創了一個與眾不同、並被業內人士爭相複製的模板——一種展示男性友誼的喜劇類型。同時,他讓一眾不知名的演員,在短短幾年內便成為好萊塢的「喜劇眾王」——他們被稱為「阿帕圖黨」。 這幾年來,好萊塢優秀的喜劇都與他有關——他參與了製片、編劇或執導。即使他沒參與其中的任何一項,那至少是 「阿帕圖黨」的成員們有關。

  他改變了整個好萊塢喜劇產業

  如果1994年1月17日的凌晨4點半,當洛杉磯發生地震時賈德-阿帕圖像往常一樣睡在自己的床上,那他便已命送黃泉了——倒下的煙囪剛好壓垮他的臥室天花板。「我當時不在,」阿帕圖後來說道,「是因為我在刷牆。後來的三天裡,我前所未有的珍視自己的生命……不過就那三天。」

  那次經歷,激發了阿帕圖最新一部作品的靈感——今年暑期檔公映的《滑稽人物》。亞當-桑德勒扮演孤獨、憤世嫉俗的喜劇巨星喬治-西蒙斯,由於身患白血病,他一邊接受治療,一邊等死,最後卻奇蹟般地痊癒了。根據導演阿帕圖的說法,影片基於這樣一個理念:「如果你倖免於難,你是否從中學到了什麼,並用於將來的生活中呢?」

  如果阿帕圖真的不幸被倒下的煙囪砸中,那好萊塢的喜劇一定會是番完全不同的光景。在2008年美國《娛樂週刊》評出的「好萊塢最聰明的50個人」中,阿帕圖位列第一。理由是:「他不僅為我們帶來了笑料,更改變了整個喜劇產業。」

  2005年,阿帕圖執導的處女作《四十歲老處男》獲得了2600萬的票房,全球票房更是超過1-77億美元,幾乎沒有任何喜劇可與之抗衡。自那之後,阿帕圖製作了12多部作品,包括好評如潮的《塔拉迪加之夜》、《太壞了》和《菠蘿快線》,並為其中的六部寫了劇本。新片《滑稽人物》是阿帕圖作為導演的第三部作品。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賈德對好萊塢喜劇的影響無人能比,」美國電影雜誌《綜藝》的資深編輯斯蒂文-蓋杜斯說道,「我想不出誰能在五年內創造像他這樣的成績。和他有關的喜劇一共獲得了至少10億多的票房。」

  阿帕圖統領的不僅是票房,還有好萊塢喜劇的內容。上世紀80年代,以約翰-休斯的《小鬼當家》系列為代表的青少年喜劇,讓位給了茱莉亞-羅伯茨和梅格-瑞恩等甜美女星領銜的浪漫喜劇,而90年代風靡的金-凱瑞式「賤男」喜劇,現在也完全被阿帕圖開創的bromance(由romance衍生的新詞,表示哥們間的感情)喜劇所取代。那是一種男人視角的浪漫喜劇,異性間的羅曼蒂克讓位於一幫損友間的友情。

  「bromance喜劇往往充斥著大量的葷段子,」蓋杜斯說道,「黃色幽默是展現損友間友誼的最好佐料。」阿帕圖更直言不諱地描述自己喜歡的電影,得「情緒高漲、樂觀,當然還要有些『下流』。」

  阿帕圖式喜劇的主人翁通常都是心智不成熟、沒有雄心壯志的宅男,喜歡收藏A片、愛吃垃圾食品,在遇到了女人、孩子和一系列責任後被迫成熟。阿帕圖的喜劇還有個特點,便是由固定的演員出演和編劇——在好萊塢他們被稱為「阿帕圖黨」。

  「我總是和相同的人一遍遍地合作,」阿帕圖說道,「因為事實上很難找到一群真的很搞笑,且願意將自己的私人問題和對話運用到電影裡的演員們。我覺得他們很棒,所以一直黏著他們。」「阿帕圖黨」們總是集體出現在影片裡:A做了主演,則其他人做配角,下部片子便換B做主演,一個個輪流下來。

  正如阿帕圖無法單槍匹馬開創好萊塢喜劇的新時代一樣,「阿帕圖黨」也離不開他們的「首腦」。如果沒有阿帕圖,塞斯-羅根、保羅-魯德、喬納-希爾等一眾新生代喜劇巨星到現在可能還在各類平庸的喜劇中默默無聞地出任配角,更別談上《名利場》的封面了(這幾位曾以極盡搞怪的造型共同出現在《名利場》2009年的一期封面上)。

  「奇怪的是,阿帕圖的電影仍被劃分為浪漫喜劇的範疇之內,」網絡女性雜誌Double X的主編傑西卡-葛洛斯分析道,「即使其中異性間的愛情通常是輔助地位的。根據我們的調查,女性也非常喜歡這類有些『下流』的bromance喜劇。毫無疑問,阿帕圖更關注男性間的友誼,而非男女間的愛情,其中許多葷段子都能引起男士們的共鳴。但他為觀眾提供了現實生活的一個誠實的視角,所以女性也會感興趣。」

  「所有作品都反映了我的個人問題」

  1967年,阿帕圖出生於長島的奧斯特。他兒時的偶像是《週六夜現場》等喜劇脫口秀的明星。有一次,還在唸書的他來到洛杉磯,向其中一位明星史蒂夫-馬丁索要簽名被拒絕後,憤慨地給馬丁寫了封信。結果,他收到一本有著馬丁簽名的書,還夾著一張道歉的便條:「對不起。我沒意識到我是在和賈德-阿帕圖說話。」

  這種早熟的闖勁幫助了阿帕圖日後的發展。讀高中時,他為學校電台採訪了一批出名的喜劇明星,包括《宋飛正傳》的主角傑瑞-宋飛。在南加州大學上完劇本寫作課程後,阿帕圖加入了城市的脫口秀巡演團,在那裏他遇到了當時也默默無聞的亞當-桑德勒,兩人後來成為了室友。

  在意識到自己不具備桑德勒、本-斯蒂勒、金-凱瑞等朋友們那樣的表演才能後,阿帕圖決定未來退隱幕後。1992年,他為本-斯蒂勒製作了一部短命的電視節目後,成為了《拉里-桑德斯秀》的編劇。在獲得六次艾美獎提名後,節目的主持人蓋瑞-山德林鼓勵他跳出去單干。

  然而,單飛後的阿帕圖成績平平,他也愈發受挫。1996年他為本-斯蒂勒和金-凱瑞寫的喜劇《有線電視修理工》,票房和評論都令人失望。而他兩部頗受好評的電視劇《怪胎們》和《叛逆校園》,也都在播完一季後被電視台莫名取消。惱火的阿帕圖給取消了《叛逆校園》的福克斯高層寄了件「禮物」——一份加了外框的褒獎該劇的媒體評論複印本。雖然阿帕圖的經紀人中途截下了「禮物」,但這個故事還是在好萊塢廣為流傳。

  惹惱電台高層的同時,阿帕圖自己也倍受焦慮症和慢性背痛的煎熬,但也正是在那段低谷期,他遇到了現在的妻子、演員萊斯利-曼,她間接幫助阿帕圖贏來了事業的高峰。在第二部阿帕圖執導的《一夜大肚》中,由曼和保羅-魯德飾演的年輕夫婦黛比和皮特,正是阿帕圖自己婚姻生活的寫照。這對作為配角的年輕夫婦,其實比塞斯-羅根和凱瑟琳-海格爾飾演的主角更有意思。「我所有的電影都反映了我的個人問題,」阿帕圖說道,「無論是關於處男、一夜情、婚姻和意外懷孕,還是《滑稽人物》中的死亡問題。」

  阿帕圖自編自導的處女作《四十歲老處男》的靈感,來自影片的主角史蒂夫-卡萊爾,阿帕圖2004在製片《王牌播音員》時認識了後者。兩人聯手寫了電影的劇本,講述了卡萊爾飾演的安迪,在臨近中年之際仍然等待自己的「第一次」。在一幫同事們的逼迫下,他與凱瑟琳-基納飾演的單身母親發生了一段古怪卻真摯的愛情。

  《四十歲老處男》的巨大成功直接促成了2007年的《一夜大肚》,懶鬼本(賽斯-羅根)與年輕貌美的艾莉森(凱瑟琳-海格爾)發生了一夜情,後者發現自己意外懷孕了。兩部影片都比傳統的好萊塢喜劇要長近半個小時,既有表現情感的現實主義,又有無處不在的葷段子。

  「好萊塢目前只有兩種電影,」史蒂夫-蓋杜斯說道,「一種是大製作商業片,一種是喜劇。而在我眼中,唯有後者是在進步的。和前者相比,它們劇本更好,角色也更好。它們開始關注更多的社會問題,更多的想法,更具有顛覆性,而且它們更便宜,卻賺更多的票房。同時,它們還能讓你笑。」

  「說不定它會出現在DVD的花絮裡!」

  憑藉《一夜大肚》名聲大震的女主角凱瑟琳-海格爾,在接受《名利場》的採訪中表示,「影片本身有一些男性至上主義:女人們都被刻畫成潑婦,毫無幽默感且易怒,而男人卻是幫單純、可愛的傢伙。」阿帕圖曾經的一位合作者麥克-懷特,也表達了這樣的擔憂:阿帕圖更偏愛嘲笑女人和同志的笑話。

  「很容易說賈德-阿帕圖是個男性至上主義者,」Double X的傑西卡-格羅斯說道,「作為導演,他非常熱愛女人;我只是覺得他有些害怕她們。他很相信婚姻、孩子和異性間的愛戀,覺得那便是成人要面臨的東西。但他呈現出那些東西其實並不好玩,就像吃蔬菜:羅曼蒂克的愛情和婚姻是你必須的,它並不一定『好吃』。他覺得和男人一起玩才是最佳的狀態,但不可能玩一輩子。」

  現實生活中,拍喜劇的阿帕圖其實很嚴肅,他總是不斷地徵求別人對影片笑料的意見。一次,阿帕圖拍的一部電影的最初版本足足有三個多小時,他讓洛杉磯每一個搞喜劇的人看,讓他們提意見。「賈德就像台反饋機器,」朋友保羅-費格說道,「他甚至希望得到他不喜歡或不信任的人的意見。」

  每次動筆前,阿帕圖都先定好人物的扮演者,因為他的每個角色,都是基於演員的本色。他從不指望誰能夠來一次「梅麗爾-斯特里普式的表演」。在阿帕圖製片的《忘掉薩沙馬歇爾》裡,英國喜劇演員拉塞爾-布蘭德原來的角色是一名作家,有點書獃子的感覺。「沒有人指望我刻意地去演,」最終,布蘭德的角色是個更接近他本色的搖滾歌星,「我認為阿帕圖對真相更有興趣,他對人的本質很有直覺。」

  在每一部阿帕圖製片的電影片場,他都會「逼著」導演,直到他們激發出演員們最搞笑的表演。在拍攝完新片《前往希臘劇院》的一場戲後,導演尼克-斯托勒如釋重負地高舉拳頭:「我們做到了!我們終於讓肖恩(片中演員)講了個同志笑話!」而某天夜裡11點,拍攝地希臘劇院內1300多名群眾演員等待著收工,可阿帕圖提議再拍一條新想出來的戲。他說了句他最愛的名言:「說不定它會出現在DVD的花絮裡!」

  在喜劇界,阿帕圖起著年輕人導師的作用。那些他授予後輩們的建議,恰恰就是他當年從金-凱瑞和亞當-桑德勒那學來的:「他們都是依靠主演自己寫的本子紅起來的,所以一切都先從寫作開始」。比如現在「阿帕圖黨」中的主力軍之一喬納-希爾,便曾受到阿帕圖的指導。「當時我做了扁桃體割除手術,在家靜養著。我收到一封阿帕圖的電郵,寫道:『想要得到出演環球公司電影的機會嗎?先寫出100個點子吧。』」希爾回憶道。

來源:外灘畫報 作者:張一陽 選稿:余燕

相關新聞
《九龍城寨》開紅盤 加映4分鐘「解鎖片段」彩蛋
巨石強森拍新片受傷 手肘腫了一個包
羅素克洛自認對《神鬼戰士》續集有少許嫉妒
夢工廠動畫出新作 機器人意外成一隻雛雁之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