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年輕農夫 為日本農業帶來新生機

標籤: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東京26日法新電)日本年輕人近來逐漸遠離都市叢林,往偏僻鄉村遷移。他們肩負一項使命:要讓農業重拾魅力,並在此過程中降低日本駭人的糧食短缺危機。

不論是崇尚有機農業的青年、種植水稻的時髦東京人,還是喜歡拈花蒔草的年輕人,都慢慢回流到日本的鄉村。在國內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危機下,許多日本農業城鎮日漸凋零。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目前卻有60%糧食仰賴進口。許多憂心人士指出,氣候變遷將擾亂全球食物供應,能源成本上升也會導致穀物價格波動,日本未來面臨的糧食安全議題不容輕忽。

在這個靠出口汽車和電子產品致富的國家,日本的年輕農夫開始動起來,想要重新改造農業的形象。

31歲的宮治勇輔(Yusuke Miyaji)對一群年輕農夫演講時說:「不管日本經濟規模多大,不論賺進多少外匯,再過不久,我們就沒辦法從國外進口這麼多糧食了。」

面對聽眾的掌聲,身穿工作服的宮治繼續說:「我要讓這個初級產業變得很酷、有魅力,又有利可圖。孩子們應該夢想成為農夫,而不是棒球選手!」

宮治來自養豬家庭,他創立「農家之子」組織,已吸引了具有同樣危機意識的200多名農夫和支持者加入。

宮治對台下年輕活躍農夫提出警告:「我們大概只剩5年時間可以讓農業改頭換面。」

在「農家之子」組織,所有農產品都以Refarm品牌上市販售。會員間相互分享有機耕作資訊,並鼓勵理念相同的消費者直接向他門採購農產品,以省下運銷和中盤商費用。

受到這股潮流驅使,31歲的貫井女士去年也回到家鄉,和雙親一起種植綠茶和香菇。她說,在城市住這麼多年後,現在能夠在家庭農業中看到商機。

曾在東京的顧問和公關公司打拼七年的貫井,一邊開著貨卡往香菇種植場前進,一邊說:「以前我對繼承家庭農業興趣缺缺。」

數據顯示,日本的農業人口正快速老化,而隨著生育率下降、年輕一輩被大城市的五光十色吸引而離家,許多農業家庭沒有能夠接手的下一代。

日本超過70%的現職農人年齡在60歲以上,近半數甚至超過70歲。只有8.5%農人屬於39歲以下青壯年。

1960年代晚期,日本的糧食自足率還能維持在70%以上。如今,日本只能生產40%糧食,小麥、玉米和黃豆幾乎全都仰賴進口。

由於政府採行貿易保護措施,日本種植的稻米足以供應國內所需,然而卻使得稻米生產欠缺效率。(譯者:中央社蔡函岑)

相關新聞
書法漫談:《赤壁賦》與《寒食帖》
替補門將神勇 阿森納險勝富勒姆
孟加拉農夫今年捕鼠8萬奪冠  贏得彩色電視
城市農夫實土種菜  名副其實開心農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