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被收回 美國無家可歸者寄居收容所

【大紀元10月27日訊】(美國之音報導)近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因付不起房屋貸款導致房子被抵押貸款公司收回,不得不寄居無家可歸者收容所。

*謝麗的遭遇*

1990年代,謝麗.韋斯特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市,買下了他們的第一棟房子。不久,夫妻倆又開了一個專門為精神病人提供幫助的無家可歸者收容所。2003年,她的丈夫離開了她,並留下一大筆信用卡債務。之後,謝麗的情形就每況愈下,不僅收容所嚴重虧損,就連她自己的房子的月供也支付不起了。

房屋抵押貸款公司開始寄信給她,警告她如果再交不出房款就要收回房子。謝麗說,她試圖向房屋抵押貸款公司解釋自己的情況,提出是否可以減少月供,但是對方對此充耳不聞。後來,謝麗從廣告上得知有些公司專門為失去房子的人提供幫助,因此心裏萌生了一線希望。

謝麗說:“我本來以為這些公司會給我提供資金,搞到最後,我才知道請他們幫忙是要錢的。我告訴他們,如果我有錢的話,房子就不會被收回了。我根本沒錢請這些人幫忙。之後,房屋抵押貸款公司就不停地給我寫信,威脅要收回房子,而且請律師受理這個案子。我乾脆放棄了,直到最後通牒來到,我不得不從這個家搬了出來。”

2008年5月,謝麗的房子終於被抵押貸款公司收回。接下來幾個月,走投無路的謝麗只好在親戚朋友家的沙發上和自己的車裡輾轉過夜。最後,她不得不選擇到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尋求幫助。

謝麗說:“我打電話給很多收容所,有些收容所已經滿員,還有些收容所規定被收容對像必須是沒有工作的人。當時,我有一個半職工作,因為我需要打工掙錢來支付汽車保險費用。最後,我找到了西城天主教中心開辦的收容所,那裏的人告訴我,要每天打電話去查詢是否有空缺。因此,接下來三到四個月裡,我就每天打電話去,那裏的人一聽就知道是我,因為他們已經熟悉了我的聲音。”

謝麗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今年9月,她搬進了克里夫蘭市西城天主教中心收容所。

*新型的無家可歸者*

西城天主教中心執行主任吉拉德.斯科徹介紹說,因房屋被收回而無家可歸者人數近年來有所增加。他說:“2007年,我們中心沒有看到一起這樣的案子,那就是,有人曾經擁有房子,最後因為房子被抵押收回而淪落為無家可歸者。但是,去年,我們看到兩起這樣的案子,今年就增加到四起。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不起眼,但對我們來說卻是一件大事,因為我們在當地無家可歸者社區當中接觸的只是非常少的一群人。這個增長數字對我們這個小小的中心來說意義非同尋常。”

斯科徹說,根據規定,無家可歸者可以在該中心居留60天,之後還可以再呆上60天,但必須參加該中心為解決他們的需要和今後住房制定的計劃。

謝麗表示,她現在從事的一份半職工作,到老年人家中提供照顧和幫助,但是工作很不穩定。儘管如此,她仍然充滿了希望。她說,她最終的目標是重新擁有一棟房子,開創自己的生意,同時上大學讀書,以便找到一份薪水較高的工作。

*“安全過夜”的計劃*

在全美範圍內,不僅是俄亥俄州克,其它州也都出現了無家可歸者收容所人數增加的情況。在加利福尼亞州、密西根州和佛羅里達州,失業以及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導致房屋收回率空前高漲。

加州文圖拉市市長里克.科爾說,由於加州的氣候,他們那裏的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幾星期後才對外開放。但是,市區內無家可歸者人數有所增加,而且很多人選擇在自己的車子裡過夜。

科爾說:“由於在車裡過夜是違法的,因此如何對待這些無家可歸者對我們就構成了挑戰。無家可歸家庭要送孩子上學,還要工作掙錢。他們呆在原來的社區裡,卻沒有一個可以稱為家的住處。因此,市議會批准了一項叫作‘安全過夜’的計劃,該計劃由救世軍組織監督,允許無家可歸者在教會停車場過夜,直到他們重新站立起來。”

2009年全美國無家可歸者聯盟等組織從事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美國社會服務部門幫助的無家可歸者當中,有平均10%的人是因為房屋被抵押收回而失去房子的。在中西部,15%新的無家可歸者與房屋被抵押收回有關。

相關新聞
奧巴馬譴責巴格達連環自殺炸彈襲擊
李慶安坦承 當民代未喪失美國籍
美國企業營收獲利雙雙下跌 潛藏危機
財經簡訊(2009年10月26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