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上調亞洲經濟增長預期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訊】(美國之音2009年 10月 29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星期四調高了亞洲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期。該報告顯示,亞洲正在從全球危機中迅速反彈。不過,該組織仍然警告說,亞洲在可持續增長方面仍面臨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發佈的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中說,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發達經濟體在內的亞太地區今年將實現2.8%的增長;而2010年的增幅則會達到5.8%,遠高於上次的預測。該組織在今年5月時說,亞太地區經濟今年僅增長1.2%,明年的漲幅也只有4.3%。

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主任阿諾·辛格(Anoop Singh)說,亞洲經濟的迅速恢復得益於政府刺激措施和發達國家需求的恢復。

“亞洲正在引領全球復甦。亞洲地區總體上正在迅速復甦。這其中有幾方面原因,其中包括亞洲的經濟體在金融和財政方面採取了非常強有力的刺激措施。它們也從全球需求方面獲益。”

根據這個預測,亞洲增長遠遠好於工業化七國集團的復甦前景。該組織預計,七國集團2010年僅有1.3%的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說,中國將繼續在亞洲經濟復甦中領先,今年增長應該有8.5%,而2010年會增長9%。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將得益於強勁的內需,今、明兩年增幅將分別達到5.4%和6.4%。

亞洲第一大經濟體日本相反將嚴重地拖慢這個地區整體復甦的步伐。該報告說,日本經濟今年預計收縮5.4%,而2010年僅能實現1.7%的增長。

一些分析認為,亞太地區之所以能夠領先復甦,表明該地區已經和世界其他地區脫鉤。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的分析否定了這個說法,認為崩潰的全球貿易和金融開始恢復正常,成為亞洲復甦的主要推動力。報告舉例說,美國的衰退引發亞洲國家GDP大幅度下降是因為國際貿易和金融凍結,而這些方面的正常化正在推動亞洲經濟大幅度上升。

由於亞洲經濟體仍然無法擺脫對發達國家出口市場的依賴,因而發達經濟體的復甦和需求狀況仍將影響亞洲經濟的增長前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亞太部門主管辛格說,

“我要強調的是,亞洲的經濟復甦在諸多方面仍然有賴出口部門。我們知道,全球經濟也在復甦,但在一段時間內仍將是緩慢的。亞洲在前進的過程中應當小心,因為發達經濟體復甦緩慢意味著我們對亞洲地區明年的經濟預期也應持謹慎態度。”

阿諾·辛格說,出口是過去20年間亞洲實現高速增長的關鍵動力。但是他警告說,今後十年發達經濟體的個人需求很可能無法恢復到從前那樣的水平;這便意味著亞洲若想維持強勁增長的勢頭,就需要將復甦的驅動力從出口轉向內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指出,亞洲的政策制定者還應當在刺激政策上掌握平衡:一方面應當在經濟尚未恢復到有充足動力和自我維持能力前繼續提供支持;但同時也要確保這些政策支持不會引發通脹壓力或財政可持續性方面的擔憂。

隨著全球經濟走出衰退,何時以及如何退出刺激計劃成為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穆迪經濟網站的亞洲經濟部門主任維蘭德拉·辛格(Virendra Singh)以中國和印度兩國為例說,印度的刺激方案主要是用於帶動內需,而中國方面則用於投資方面的需求,而出口未能帶動其增長。因此,他認為兩國在外需狀況不明確前,尚無法撤出刺激計劃。他說,

“外在因素對這兩個國家都沒有起到甚麼作用。這仍是個問題。如果西方國家的需求明年無法復甦,那麼它們就不得不繼續實施刺激計劃,以維持經濟的穩步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尋求適當的平衡很困難;但是它認為,有一點很關鍵,就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評估私人需求狀況,以及它在何種程度上能夠替代公共部門的需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復甦無以為繼  謝國忠:陸股恐續挫25%
後雷曼風暴時期 全球經濟終見緩步復甦
美日經濟數據多空拉鋸 亞股漲跌互見
IMF:亞洲國家經濟普遍復甦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