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萬聖節討糖 父母預防新型流感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綜合編譯)隨著新型流感人數上升,疫苗緊缺,今年萬聖節人們對新型流感的擔心也在增加,父母必須做好準備,既讓孩子享受他們最喜愛節日的快樂,同時也避免流感的侵襲。

巴爾的摩《太陽報》報導,一些預防病菌散播的基本方法包括:建議發糖者把糖果逐一發到孩子手中,而不是任由孩子把手伸進糖果籃中自己拿。家長應準備乾洗手液,讓孩子在處理糖果包裝紙的前後都洗手。不要讓他們拿沒有包裝的糖果。一些敏感家長甚至取消了孩子討糖的活動。

巴爾的摩的洛麗‧潘恩(Lori Paine)說,儘管她在兩星期前為三個孩子注射了疫苗,但她仍不讓孩子交換帶萬聖節面具,以防沾染病菌。「以前我認為這樣做不合理,但現在證明這是正確的。」她也不允許孩子接觸沒有包裝的糖果。但另一方面,她希望孩子沒有負擔,開開心心地去討糖。

多數家長說他們將允許孩子去討糖,但會不斷強調洗手的重要。

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Johns Hopkins Children’s Center)的兒科傳染病專家米爾斯通醫生(Dr. Aaron Milstone)說,洗手和注意咳嗽禮儀是預防新流感和其它病毒的最重要方法。

他說:「僅僅與人握手不會導致你得病。病毒需要通過眼睛、鼻子和嘴等進入適合它們的環境,如果你與人握手後再擦鼻子,病毒就會進入體內。如果有人來討糖並對著你咳嗽,你也可能不幸感染了病毒。」

米爾斯通補充說,萬聖節面具與手術面具不同,它的嘴部周圍有孔,無法起到阻隔病毒的作用。

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疫苗發展中心(Center for Vaccine Development)臨床研究人員陳醫師(Dr. Wilbur Chen)建議,發糖者把糖遞到孩子手中,而不是讓他們在糖果籃中取糖,他認為如果孩子把手伸進糖果籃,發糖者很可能把病菌帶回家。

以下是陳醫師對萬聖節預防流感的幾點建議:

‧如果孩子患上流感或出現流感症狀,讓他待在家裏。
‧經常洗手。
‧咳嗽時用肘部遮住嘴,而不是用手。
‧如果你要發糖,應把糖果放入孩子的討糖包,而不是讓孩子在糖果籃中取糖。

加新社(Canadian Press)報導,醫生認為擁擠的萬聖節派對及共享的糖果籃是傳播新流感的重要途徑。多倫多病童醫院(Toronto’s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傳染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安‧邁特樓(Anne Matlow)醫生說,萬聖節的確綜合了幾個傳播流感的重要因素。

「一大群孩子把手放進糖果籃,邊走邊吃,孩子湧在門口的興奮,把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會發生一些糟糕事。」

邁特樓說,首要及最重要的是,感到不適的孩子應待在家。

加拿大哥倫比亞省疾病預防中心公共衛生緊急管理部(Public Health Emergency Management at the B.C.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主任亨利(Bonnie Henry)說,家長不必擔心孩子吃了被H1N1病毒感染的糖果後會生病,因為嚥下病毒並不會引起感染。

「萬聖節討糖通常在戶外進行,而病毒在戶外不會生存很久,所以這一點很有保護性。」他說。

但亨利建議說,家長在為孩子購買萬聖節服裝時應比從前更警惕。如果上一位試戴面具的顧客在生病並咳嗽,病毒可在面具上停留幾小時,儘管這種機率較低。

她建議購買面具的較佳方法是目測合適的尺寸,用酒精擦拭乾淨後再拿起面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扮裝書中人物穿美麗衣 過一個神秘萬聖節
美國人萬聖節的時候為甚麼雕刻南瓜燈?
萬聖節聊齋 嚇鬼和被鬼嚇
蒙特利爾發出甲流感疫苗接種手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