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人爭睹錢塘江大潮 人潮堪比大潮壯觀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10月7日訊】「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號稱「天下第一潮」的錢塘江大潮,每年農曆八月十八如約而至,但今年潮水因受天文、水量、淤泥以及風量等因素影響,遠比預期的水位要低。不過,今年的錢江潮觀潮適逢「十‧一」長假,仍吸引約60萬遊客擁擠在錢塘江兩岸觀看,沿江兩岸觀潮樓、觀潮棚人山人海,遊客形容人潮堪比大潮壯觀。

據半島都市報報道,10月6日,農曆八月十八,蕭山觀潮城的潮水水位大約8米,湧高1米,觀賞等級為 3級。而海寧鹽官因靠近錢塘江喇叭口,觀賞等級為 4級。兩者未能達到最佳觀賞 等級的第5級。

報道稱,由於受天文、水量、淤泥以及風量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這次潮水未如預期般壯觀,但仍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賞,不少遊客為一睹大潮壯觀景象,不惜一擲千金尋找最佳觀潮點,岸上觀潮樓一個月前已被人預訂一空。當日杭州蕭山和海寧鹽官兩處觀潮人各達到30萬人次,沿江兩岸人山人海,形成長龍。

不過,大潮過後,海寧鹽官遊客開始離去,車潮、人潮卻將岸邊道路塞死。遊客胡先生說:「潮水過去後,我們準備駕車離開,結果1個半小時車輛只移動了不到300米,完全被人流堵塞。」有遊客形容,現場人潮堪比錢塘江大潮。

以高、多變、兇猛、驚險而著稱的錢江潮,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的觀潮活動自唐宋以來至今不衰,吸引大批中外遊客慕名而至,但幾乎每年都有人被潮水奪去生命。其中2007年8月就有數十人被突如其來的潮水捲走,12人死亡。

錢塘江大潮是由海洋的潮汐通過錢塘江喇叭形的入海口而形成。大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與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劇變窄抬高,致河床的容量突然縮小,大量潮水擁擠入狹淺的河道,潮頭受到阻礙,後面的潮水又急速推進,迫使潮頭陡立,發生破碎,發出轟鳴,出現驚險而壯觀的場面。

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湧潮。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日前後是觀潮最佳時節,海寧、杭州則是最佳欣賞點。而位於錢塘江北岸的海寧市,歷來被譽為觀潮勝地,其中海寧鹽官鎮大缺口潮勢最盛,且以齊列一線為特色,有「海寧寶塔一線潮」美譽;距離鹽官鎮東八公里的八堡,可觀賞到潮頭相撞奇景;距離鹽官鎮西邊的鹽倉、杭州蕭山的九號壩及美女壩,則可以欣賞到回頭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颶風使加東淹水斷電  民眾紛湧向海邊觀潮 
錢塘江6日或現本世紀之最大潮
日全食影響 錢塘潮近5年最大
錢塘江「天下第一潮」引60萬觀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