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醫改:高診費低藥費 效果被質疑

標籤:

【大紀元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薛飛綜合報道)中國新醫改,一場曠日持久的起草與爭論後,目標終明確。11月23日,中國國家發改委、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公佈《改革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提出醫藥價格改革的近期和長期目標,簡言之,就是提高診費、降低藥價。此動向旋即遭到醫藥界和社會上的質疑,擔心到最後診費上長了,但藥價卻沒有降。

11月23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佈《改革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其中明確規定,要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在規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基礎上,適當提高臨床診療、護理、手術以及其它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同時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和治療價格。

對於醫療衛生機構藥品銷售加成方面的政策,《意見》提出「醫藥分開」的要求,改革醫療機構補償機制,逐步取消醫療機構銷售藥品加成。

上個月發改委剛剛調整了國家基本藥物的零售指導價格,其中有45%的藥品降價,平均降幅12%左右;有49%的藥品價格未做調整;有6%的短缺藥品價格有所提高。但整整一個月過去,老百姓感覺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變化,現在民眾馬上要面臨診療費的提高。

民眾普遍質疑只漲不降

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曾小峰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表示,意見要求提高診費降低藥價,這個大方向是對的,但他擔心這在實踐中存在操作性問題,「一旦診費上漲,藥費卻降不下來,就成了變相漲價。」曾小峰說,如果掛號費上去了,那到底漲多少合適?翻一倍嗎?漲多少是個問題。另外,如果診費上去了,但藥費卻下不來,就成了變相漲價。

社會上反映則是普遍不信任,在網易論壇,幾千個網民的帖子,幾乎是清一色的質疑:「服務價格上去了,藥價沒下來,這是最終結果!」「願望總是美好的,現實絕對殘酷的,失敗是必然!」「讓富人越來越富,讓窮人死絕,就是目前發展的趨勢。」「在現代漢語裡:改革和漲價是一個意思。」

有一名匿名外科醫生留言稱:你們以為藥價真下來了?扯吧,價格下來了醫生拿什麼回扣,回去看看自己看病的病歷,用的那四代頭胞一支沒50塊的回扣你找我,湖北網友可以去同濟協和看看那些教授主任們開的車,哪個不是50萬以上的?靠工資,可能嗎?這次降價只是降的沒哪個醫生會開的老藥,透明藥,真正的醫院裡用的最多的藥,醫生長期開的藥,都是藥商直接供應醫院的,一般人在外面根本就買不到,所以,即使藥店的藥再便宜,也沒有醫生處方上開的品種。

媒體評論:藥費跟診療費背著抱著一樣沉

發改委的新改革方案也遭遇大陸媒體的質疑,發改委上個月調整基本藥物降價時,《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指,根據以往經驗,凡被列入降價的藥品,很快就會在市場上消失,成為「降價死」,可沒過多久,這些消失的藥品又改頭換面,重新出現,但價格卻比原來提高了許多。

北京商報最新評論認為,民眾看不看得起病,並不在於診療費、藥費誰高誰低,而在於這「費」那「費」加一塊兒是不是高得離奇。邏輯上「高診療費」怎麼著也得以「低藥費」為前提,但降藥價這事兒,據報道國家發改委已經搞了24次,但每次都以越降越高結局。這次在藥價虛高沒有管住、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的效果沒有評估之前,就匆匆表態要提高診療費,太過著急了。

文章還稱:醫療費用不是翹翹板,把這頭按下來就一定要把那頭翹上去。「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也不是安慰公立醫院的「糖果」,告訴他們這隻手不能多收錢、亂收錢,那隻手卻可以。這種妥協法兒也許能夠換得醫院在即將到來的公立醫院改革中的「合作」,但要藉此解決「看病貴」,基本沒戲。

此外,最新規定更讓人聯想到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時,「成品油消費稅」一夜之間提高,而作為交換條件之一的「取消二級公路收費」,卻是「逐步有序取消」,文章質疑,醫院對提高診療費和取消藥品加成哪個更有積極性?如果在診療費提高的同時,藥費卻「逐步」了長時間也沒有降低,那這病豈非是越發看不起?

文章還建議:要解決「看病貴」,一是整體醫療費用要降低,二是要提高醫保報銷比例、降低老百姓自付比例,把各地「淤」著的醫保資金花出去。

相關新聞
【熱點互動】醫改再改
分析人士稱中國新醫改方案實施難
梁京:從醫改方案難産看中國的治理困境
廣州病人求診排隊等兩年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