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滅鼠達人談防鼠 首重環境改善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家中鼠輩橫行除了有可能咬傷人畜、擾亂精神安寧、損害家具、污損食物,也可能因為咬斷電線引起火災、以及傳染疾病,11月2日正值「全國滅鼠週」,台中市環保局應議員曾朝榮的推薦,邀請防鼠專家林明峰談如何有效遏止鼠輩橫行,幫助民眾對家鼠種類、習性、危害、及防鼠方法等有正確認知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滅鼠效果。

林明峰根據多年經驗,發覺老鼠是有階級的,一般看到的老鼠都是屬於輩份較低的會先出來覓食,較大隻的老鼠要等到環境都安全後,或是發覺窩裡老鼠越來越少時才會出現,林明峰說,現在一般滅鼠的藥物,都不會讓老鼠立即死亡,但又擔心會產生抗藥性,所以多會採用2~3天才有效力的藥物,或是放置多吃幾次才會慢慢發作的誘耳。

林明峰分析住宅家鼠大致有三種,溝鼠、屋頂鼠及月鼠,他指出一般家庭滅鼠多會使用鼠籠、黏鼠板或毒餌,但不改善環境僅能治標,鼠患很容易再復發。

林明峰防鼠首重生態調查,從調查老鼠種類,尋找其活動區域、築巢場所、通道、入侵途徑開始,以便有效率進行防治工作。他認為防治應先從治本的環境改善著手,然後才考慮使用殺鼠劑。

林明峰根據生態調查資料進行毒餌配置,他改良過去誘鼠毒餌,避免因花生過期產生油漬反而影響口感,而改採大米和高樑等材料,並改良誘補器具,有效阻絕或改變老鼠的行徑路線,並強調還要定期檢查鼠隻活動及毒餌取食狀況,以作為補充毒餌或調整變更防治方法參考。

在滅鼠行動完成後,鼠患雖已控制,但要防範其他區域的老鼠或屋外老鼠再入侵,所以為維持整體防治效果,平時應注意附近環境變遷及防範老鼠尋其他途徑入侵,每月應定期巡查以確保防治區域內不再有老鼠侵入。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