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政商考察團抵加州 促台美光電合作

【大紀元12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馬有志舊金山灣區聖塔克拉拉市報道)12月4日晚間,由中華民國行政院經濟部常務次長黃重球率團,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副理事長王鍾渝、及台灣工研院院長李鍾熙等帶領的台灣政府、科研、及工商界高級企業主管組成的考察團,在舊金山南灣聖塔克拉拉市的狀元樓舉行記者會,介紹考察團來美尋求台灣太陽光電及電動車產業和美國相關產業合作的情況。


中美經合會副理事長、原中鋼董事長王鍾渝。(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中美經合會副理事長、原中鋼董事長王鍾渝表示,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本次組團的目的,是希望在農業、輕重工業、電子工業後,繼續開發讓台灣能與美國合作的機會。而台灣在太陽光電與電動車方面起步較早,發展很快。台灣又具有半導體、平面顯示器、光電技術發展成熟的優勢,在太陽能光電產值方面世界排名第四,已經有相當水準,與美國在太陽能光電、及電動車電池等技術上合作很有前途。


中華民國行政院經濟部常務次長黃重球。(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自上月29日抵美後,考察團在來到加州之前已訪問了華盛頓首府、紐約州、賓州、新澤西州各地。台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表示,台灣經濟部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推廣台灣電動車和太陽光電產業,促成台美太陽光電與電動車相關產業的合作。與美國合作方面,美國在太陽光電生產上並不發達,隨著美國對太陽光電的需求在增長,台灣可以在技術和製造業上提供合作。這次去美國汽車大城底特律,美國車廠對於台灣已有的技術一無所知,都感到很驚訝,對於台灣的技術有了進一步了解。

他說,這次十天的美國之行收穫良多,超過原來的預期。最有感觸的是在與美國加州等地方政府的交流中,看到了美國政府及民間對於未來使用綠色能源的熱心和決心;他們在政策制定和實施方面都具有具體實際的目標。相對來說,台灣在環保和經濟考量方面,還存在許多爭議。遇到使用再生能源經濟上不划算的問題時,台灣就有許多猶豫和阻力。而在美國,政府和民間都很清楚他們的方向,使用再生能源,就算經濟上有些損失大家都能接受。


台灣工研院院長李鍾熙。(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台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台灣的強勢產品技術很多,比如榮獲2009年美國 R&D 百大獎的生產安全性很好的鋰電池(STOBA)技術、非錫薄片(CIGS)太陽能技術等。台灣在與美國合作方面,不只是一個供應商的角色,還可以進入高級價值鏈;臺美的優勢結合,有可能讓台灣進入國際前列。

他說,此次來美,以廠商之間的交流和接觸為主。在與當地政府與廠商的接觸過程中,對於美國市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州在太陽能光電的運用上,更是美國排名第一。也了解了美國在綠色能源市場分為家居、學校醫院、小大電廠等5 類市場的詳細情況。這些信息對於台灣廠家進入美國市場是很有價值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紡織所邀歷任董座歡慶成立50週年
晶電擬斥資10億 取得南亞光電一半股權
茂迪新股東 傳台達電、鴻海入列
瑞士太陽能原型機試飛 惟藉由電池驅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