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瘋狂助選 得票率卻狂洩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特稿)十七個縣市長選舉昨晚出爐,與去年總統大選比較,民進黨得票率有了顯著的成長,國民黨則大幅縮水。這雖只是地方首長選舉,但也證明傾全力輔選的馬英九,光環褪去;不過一年半的時間,民心已然思變。

四年前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在這次選舉的十七縣市的得票率有五成,民進黨則只有三成八。

去年總統大選,馬英九聲勢如日中天,在這十七個縣市狂掃三百零九萬票,十七縣市得票率更達到六成一。反觀民進黨謝蘇配在這十七個縣市僅得兩百零一萬票,得票率三成九。

*藍消綠長 兩黨差距近百分之三*

這次縣市長選舉是國民黨執政後的首次大型選舉,結果顯示,單就席次而言,藍雖仍大於綠,但與去年總統大選對比,國民黨得票率重挫,由六成一跌至四成八,得票率掉了近一成三;民進黨則有斬獲,從三成九成長至四成五,增加了近六%的得票率。一來一往,十七縣市中,兩黨差距已明顯縮小至二.五%。

就個別縣市選舉評析。傳統屬藍營優勢的花東及離島地區,國民黨輸了花蓮,澎湖贏得驚險;連台東也拿得很勉強。

*執政不佳 上台一年半民心思變*

去年總統大選,馬英九在花蓮橫掃七成七選票,這次藍軍在分裂下,即使馬英九最後關頭跑去掃街拜票,國民黨候選人依然只拿到可憐的二成五選票,馬英九牌顯然未奏效。

去年國民黨在台東也以七成三得票率,大贏民進黨兩成七;這次民進黨得票率則陡升至四成七,增加的兩成,剛好是國民黨短少的得票率。

桃竹苗客家族群選區,民進黨雖同樣突圍不易,但得票率也比去年大幅成長。新竹縣與苗栗縣,民進黨各增五個百分點,而在全國第三大票倉的桃園縣,綠營反彈更強勢。

馬英九去年在桃園縣狂贏三十一萬票,這次國民黨也強勢推出前主席之子吳志揚,準備輕鬆接下副閣揆留下的縣長寶座,不料選舉結果,國民黨僅小贏不到五萬票,僅僅一年多,國民黨得票率就驟降一成二,選票就減少近三十萬,至於民進黨,得票率則成長一成一。藍綠版圖一消一長,雙方大幅拉近。

*鐵票生鏽 花蓮大輸東澎險翻盤*

宜蘭縣的再次政黨輪替,被視為是這次選舉最重要指標。民進黨得票率從去年四成九提高至這次的五成四;國民黨從去年五成一掉到現在的四成六。來回差距的五個百分點,具體說明不過一年半的時間,民心已然思變。

其他國民黨勝選的縣市,也備受挑戰。例如尋求連任的南投與基隆,國民黨得票率各自掉了一成二與一成三。

若再看民進黨繼續執政的屏東、雲林及嘉義縣,綠不僅贏,而且贏得更多,兩黨差距反拉大。

屏東縣民進黨得票率由去年的五成,一舉升至五成九;國民黨剛好從五成滑至四成一,選票藍轉綠明顯。選情激烈的嘉義縣,縱然馬英九傾全黨輔選,但民進黨得票率仍小幅成長兩個百分點,國民黨反而掉了五個百分點。

*綠大驚奇 屏雲嘉三縣贏得更多*

在雲林縣,民進黨更由五成二躍升至六成五,國民黨從四成九掉到三成五。兩黨差距幾乎一倍。

總體而言,藍軍在十七個縣市的百里侯大戰,看似僅失去了原本執政的宜蘭縣與花蓮縣,但得票率已大不如前,十七縣市的得票總數更比總統選舉減少將近一百萬票。國民黨繼續執政的縣市,民進黨得票率正在悄然逼近;民進黨執政的縣市,藍綠差距反擴大中。這對明年直轄市長的選舉,勢必產生政治連鎖效應。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