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CPI下跌WPI上漲 店家生意難做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9日訊】(據中廣新聞張雅惠報導)CPI是消費者物價指數,主計處直接從下游的零售市場調查四百多項食衣住行的商品價格,然後按照權重,算出一個總指數。WPI是躉售物價指數,主計處從上游的批發商或進口商,調查商家的進貨價格、原物料進價或者進口價格,算出一個總指數。可以比去年同期,相對長期,也可以比上個月,相對短期,當指數下跌,表示物價下跌;當指數上漲,表示物價上漲。

十一月的物價出現CPI連續第十個月下跌,但WPI卻是連跌十二個月之後,首度上漲的情況,一跌一漲,這表示商家的生意愈來愈難做,如果沒有因應策略,利潤可能愈來愈薄。

先看CPI,比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一點五九,和上個月比,也下跌百分之零點七五。以月增率的短期感受為例,下跌幅度比較顯著的是蔬菜水果和國外旅遊團費,蔬菜下跌兩成三,原因是進入冬季盛產期,以及八八風災之後蔬菜復耕,而國外旅遊團費則是受到H1N1的影響,旅遊團費降價促銷。主計處科長吳昭明說,景氣雖然逐漸脫離谷底,但是,消費動能並沒有同步轉強。

「民眾的消費動能還沒有全面上來,雖然說失業率下降,但是降幅有限,同時,所得的成長幅度還是比較緩慢,這幾個因素都會約制消費的動能,廠商為了維繫買氣,基本上,還是有降價促銷的活動,在最終產品這個部分,要全面大幅上漲不太容易」

零售市場的商品不見得漲得動,但商家的進口成本卻很現實的反應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走高,國際黃豆比去年漲了兩成,糖漲了八成六;國際金屬的鉛,漲了一點一二倍,黃金漲了四成四,銀、銅、白金也漲了六成以上。

這讓十一月的WPI終結過去一年來連續下跌的走勢,比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零點八四,其中,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漲了百分之四,廠商一邊不敢漲價,另一邊又不得不付出比以前還貴的進貨成本,利潤很可能愈來愈薄,有些商家寧願薄利多銷,也不要背庫存,或者讓資金陷入渟滯狀態,景氣還沒回到金融海嘯之前,少賺也是賺!

「廠商在生產過程中,也會藉機調整生產方式,例如生產線外移到成本比較低的地區,或者改進製程技術,或者業者之間聯盟共同採購原物料,壓低價格,基本上,廠商也會透過這種生產方式的調整,來減緩因為生產成本上揚而要調整售價的壓力」

如果固定時間序列,用今年十一月比今年一月,WPI的漲幅也比CPI來得明顯。

「九十八年一月的WPI指數從99.20漲到九十八年十一月的104.95,漲幅大約5.8%。反觀CPI,指數從九十八年一月的104.43漲到九十八年十一月的105.10,漲幅相對緩和,還不到1%」

店家生意難做,零售市場的價格漲不太動,值得慶幸的是,國內並沒有通貨緊縮的危機,主計處預估,明年第一季的CPI就可望轉正,明年全年CPI會比今年微幅上漲百分之零點九二。程度上,民眾還不至於完全不敢消費,只是目前的消費力道並沒有那麼明顯轉強,不但CPI繼續跌,家外食物也還在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