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發現:全球氣候千年難復

【大紀元2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肖見編譯)在最新一期的《國家科學院進展》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即使能夠控制與全球暖化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乾旱和海平面上升的情況要持續千年,而不是百年。這份研究是根據計算機模型和歷史上的溫度記載得出的結論。

科羅拉多州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所羅門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她介紹說:「二氧化碳是這些氣體中影響最大的,因為它可以在空氣中保持數百年來。其它氣體由於降解迅速,只是氣候變暖原因的一半。」

氣候變暖來自於大氣層中的氣體,它們一方面吸收太陽輻射,另一方面阻止地球熱量的散發,從而造成「溫室效應」。

所羅門說:「人們認為如果我們停止排放二氧化碳,氣候將會在100年,200年內重新回到正常,這是錯誤的認識。研究顯示,停止排放二氧化碳後的1,000年內氣候變暖大體上是不可逆轉的。」

工業革命前,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為280ppm,如今已上升到385ppm。同行評審的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說,如果二氧化碳的峰值達到450-600ppm,結果將是包括旱季降雨的持續下降。這可與20世紀30年代發生在包括美國西南地區在內的沙塵暴區域,歐洲南部,非洲,南美洲東部和澳大利亞西部地區相比。在過去一年的乾旱已經造成南美洲阿根廷境內逾100萬頭牛的死亡。

此外,氣候變暖還會導致海洋擴增。研究人員估計,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在600ppm,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1.3至3.2英尺。如果達到1,000ppm,海平面上升的高度會翻一番。

氣候變暖造成的冰山和兩極冰層的融化所帶來的海平面上升的高度還難以確定。然而,以上的計算是根據現有的知識得出的最保守的估計,但這個數字已經令人吃驚了。

拉特格斯大學環境預報中心的羅布克同意該研究的評估。他表示:「這不像空氣污染,如果我們關閉了煙囪,在幾天之內空氣可以變得晴朗。我們必須更加努力的減少廢氣排放。」

全國大氣研究中心氣候分析負責川波斯認為,公眾和決策者真正意識到變化的時候,早就來不及了。事實上,有些影響現在已經無法挽回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天冷空氣差 環署提醒民眾防範
溫室效應發威 智利小冰河恐在50年內消失
減少空污  學者促北市府引導使用大眾運輸
地球最後一方淨土-極地的消失與拯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