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就是力量衣索比亞咖啡帶動非洲創新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特稿)常泡咖啡店的消費者,大概都知道非洲的咖啡品嚐起來,總有一種無法言喻的獨特風味,但就是叫不出它的品牌,而咖啡起源地衣索比亞,正設法刷新招牌並帶動非洲的出口創新。

幾百年以前,衣索比亞一名叫做柯迪(Kaldi)的牧羊者,隨手摘取並吞下不知名的莓果後感到興奮異常,全人類與咖啡的戀愛傳說就此展開,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已不重要,但專家探索咖啡的原生地後,十分肯定咖啡就是在衣索比亞誕生的。

雖然是咖啡的「母親」,當地百姓喝咖啡也像中國人喝茶一樣的習以為常,但每年光咖啡出口收入就達4億美元的衣索比亞,長期以來,因為沒有自己的名字,只能在市場上任人隨意喊價。

以1公斤裝的精製咖啡為例,在國際市場上的零售價格約20到28美元,當地出口生產商每公斤只能抽到2美元,錢分到咖啡農手上,最後只有不到1美元,其它的錢,都被主要來自西方國家的咖啡貿易商所榨取。

描寫咖啡貿易不公的電影「黑金」(Black Gold),有一幕就是要衣索比亞咖啡農猜一下,在發達國家,一杯咖啡可以賣多少錢?用自己微薄收入去猜測的農民們,相當懷疑親手栽培的咖啡竟然可以賣到5美元以上。

土壤品質適合咖啡生長而且是純手工栽培、鮮少摻雜其它化學物質的衣索比亞咖啡,非營利組織「LightYears IP」為了讓衣索比亞咖啡創新品牌以利帶動出口並減緩貧窮,與衣索比亞智慧財產局合作,透過知名國際律師事務所開始在全球30餘國註冊智慧財產權(IP)商標。

而在品種繁多的咖啡族群中,由衣索比亞咖啡農民合作社、民間出口商等組成的「衣索比亞精選咖啡各方委員會」(Ethiopian Fine Coffee StakeholderCommittee),挑出許多人喝過後都讚不絕口的耶加雪夫(Yirgacheffe)、斯丹摩(Sidamo)和哈拉爾(Harar)為主攻品牌。

去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舉行的「美洲地區特選咖啡協會」年會上,香濃並帶點藍莓味的哈拉爾、嚐起來有點像精釀美酒的耶加雪夫果然一炮而紅,斯丹摩的國際零售價甚至飆到每公斤57.2美元。

價格的翻倍反映出衣索比亞咖啡的真實價值,自創品牌成功打入國際市場並要求落實經銷商執照制度,讓1500萬咖啡農少了中間商的剝削並取得更大的零售價額。

衣索比亞智慧財產局局長曼吉斯提(GetachewMengistie)當時表示,非洲已有少數發展中國家開始了解到,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商標智慧財產權在出口創匯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衣索比亞因成為第一個管理自有品牌、第一個以產品註冊商標做為減貧工具的國家而感到驕傲。

未來每年咖啡出口收入可提高到12億到16億美元的衣索比亞,如今在特選咖啡市場上佔有一定位置後,已給其它農礦產品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帶來不小啟示,那就是「品牌就是力量」。

相關新聞
國際名牌英文廣告詞精粹
南加州槍擊案 多人死傷
洛杉磯/蒙面槍手掃射 咖啡店1死6傷
四季美景配咖啡 品味向天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