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失業 日企採工作分攤制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月2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鄭曉蘭/特稿

金融大海嘯席捲全球,各國政府無不絞盡腦汁希望提振景氣、挽救失業。日本效法歐洲國家一度引進的「工作分攤制度」(work sharing ),最近再次受到重視。日本政府已於2月底原則決定,將對採用「工作分攤制度」的企業提供補助。不過,有鑒於執行層面的各種問題,許多專家對該制度的實質效果仍持保留態度。

「工作分攤制」顧名思義,就是以降低時薪及工作時數的方式,讓更多人分享固定工作量,藉此保障現有員工續任,創造更多工作機會。贊同該制人士認為,若放任失業率隨景氣惡化攀升,將造成社會動盪,進而衍生社會問題。在此情況下,「工作分攤制」可能成為確保雇用的有效手段。

日本工商業界聯合團體「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御手洗富士夫,1月就曾針對該制度表示:「各企業若能多花點心思加以引進,應能對就業市場的雇用產生助益。」

日本目前已有豐田、東芝及富士通等多家知名廠商引進不同形式的工作分攤制,日產等其他企業也考慮跟進。例如,位於大阪的ASKK精密機械公司自引進工作分攤制後,至今尚未解雇任何一位員工。該公司員工五十嵐雖然慶幸自己還保有工作,但他的月薪從台幣約十萬大幅縮水到兩萬出頭,每週的工作天數也減少到四天。工作分攤制在德國和瑞士等歐洲國家是一種常態,但最著名的例子當屬荷蘭。在荷蘭政府及勞資雙方合作下,工作分攤制曾讓一九八三年時仍高達九.二%的失業率,到2007年降為三.二%。2002年,日本失業率攀升至五.五%新高紀錄時,政府與業界開始聯手推動工作分攤制,但隨著景氣復甦,翌年起熱度便急速降低。

反對者認為,藉由「工作分攤制」新聘員工,反而可能增加企業負擔,並衍生出人事管理等複雜問題。雖然美國總統歐巴瑪曾說,「與其對失業的友人袖手旁觀,不如削減本身工作時間,以無私的心攜手共度難關」。但也有勞動政策研究專家直言,要因應當前危機,經營者削減經營成本、對勞工一律減薪的所謂「薪資分攤」,反而比較務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融危機的美國和中國失業情況
美五百萬人領失業給付  再創新高 
美上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維持62萬7000
大學畢業生更加惡化美國就業市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