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菲爾普斯大麻醜聞 重賞之下必有猛料

人氣 5
標籤:


讓菲爾普斯認栽的抽大麻照片


  1843年創刊的《世界新聞報》是西方世界發行量最大的星期日報紙,40年前被默多克買下,成為新聞集團進軍海外的第一個橋頭堡,但追求聳人聽聞的做法也給它惹來不少官司。2月1日它之所以能獨家爆料菲爾普斯抽大麻醜聞,大概是因為它對新聞線索的「明碼標價」政策。

  邁克爾-菲爾普斯在北京「水立方」游泳館躍上事業巔峰,又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校園過足了一把癮。

  結果距他創造奇蹟還不到半年,這位北京奧運八冠王就被一家英國小報一把推下神壇,跌落回凡夫俗子的行列。

  繼2月6日美國泳聯宣佈將菲爾普斯禁賽3個月之後,2月16日南卡州警方作出決定:不以吸毒罪起訴他。這起持續了半個多月的游泳巨星失足風波,總算告一段落。

  2月1日,這樁轟動世界的醜聞被英國《世界新聞報》率先曝光。美國媒體在爭相轉載、跟進之餘,私底下大概會捶胸不已,哀歎自己眼線還不夠廣泛細密,以致讓眼皮底下發生的如此重磅新聞,被大西洋對岸的英國佬先搶到手。

  近日,《外灘畫報》對直接負責這一報導的《世界新聞報》助理主編朱爾斯-斯滕森(Jules Stenson)進行了電話專訪。

  「奧運超人」原來是「派對動物」

  「好一個癮君子!」(What A Dope)2月的第一天,《世界新聞報》在頭版打出這個大標題。

  報紙的封面大照片是頭上反戴深藍色海軍帽、身穿白色短袖T 恤的菲爾普斯側影,他右手握住一支玻璃長管,管子一頭燃著火苗,另一頭緊套著他的嘴——儼然一副老煙槍的架式。

  大標題下的副標題是:「14度奧運金牌得主邁克爾-菲爾普斯被拍攝到使用大麻管。」導語為:「這幅驚人圖片可能毀掉這位奧運史上最偉大選手的職業生涯。」

  封面故事描述了菲爾普斯這次放縱自己的經過:

  去年11月6日晚,正在位於南卡羅萊納州小鎮哥倫比亞的南卡大學看望在該校唸書的「地下女友」喬丹-馬修斯的菲爾普斯,突然在一群女孩的簇擁下現身一個派對,讓難得一見名人的在場大學生又驚又喜。

  大家本以為初來乍到的菲爾普斯會有點靦腆,沒想到他一來就吵吵嚷嚷,猛灌啤酒。男女生都爭相和他攀談,他也顯得春風得意,來者不拒地豪飲下一杯杯啤酒和烈酒。

  當一個學生遞給他一支刻有紅字的大麻管時,這位1.93米高的大男孩毫不猶豫地接了過去,用一雙大手緊握著這支毒具(bong),深深地吸了起來。

  「你看得出邁克爾以前是抽過的。他抓住大麻管和一個打火機,完全知道該怎麼做。手握大麻管的他看上去就像在泳池裡游泳一樣自然,他也是抽大麻的金牌得主。」在場的線人告訴《世界新聞報》。

  沒過多久,菲爾普斯似乎有些害怕並跑出房間。但第二天夜晚,他又出現在一家酒吧,繼續痛飲狂歡——「一次仰盡兩杯酒,並為每一個漂亮女孩倒酒」。幾週以後,他還開始約會一個原脫衣舞女。

  這篇不算很長的獨家報導立即轟動全球,被無數媒體引用、轉載。

  美國奧委會、美國泳聯和菲爾普斯的教練鮑勃-包曼都拒絕對《世界新聞報》評論此事,但他本人完全沒有質疑照片的真實性,而是迅速「滅火」,通過美聯社發表了一則簡短的道歉聲明:

  「我從事了令人遺憾、明顯出於錯誤判斷的行為。我只有23歲,儘管在泳池裡取得了成功,卻用一種年輕和不恰當,而不是人們期待我的方式行事。對此我感到難過。我向我的擁躉和公眾保證,這不會再發生。」

  對菲爾普斯來說,萬幸的是醜聞曝光的星期天,正好是美國一年中的最大體壇盛事——美式足球東、西部聯盟「超級碗」總決賽日,分散了美國公眾和體育界的注意力,大麻事件的衝擊力被大大緩衝了。

  另一點他值得慶幸的是,國際反興奮劑機構(WADA)只禁止在比賽期間服用大麻,因此這次越軌並不影響菲爾普斯以後參加大賽。

  儘管如此,它仍對菲爾普斯的陽光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傷害,他在北京奧運後新增的三家贊助商之一凱洛格食品已宣佈:將來不會和他續約。

  不過,另外兩家馬自達汽車、賽百味(Subway)快餐,以及原有的贊助商Speedo、Omega、Visa 和AT&T 等仍表示,不會拋棄「菲魚」。據他的經紀人去年12月估計,菲爾普斯一生的廣告代言費可望突破1億美元。

  2月13日,菲爾普斯特意錄製一段52 秒鐘的視頻,發佈在多個中國網站上,專門向「我的中國朋友們」道歉,畫面下方打出了中文字幕。據說這段視頻就是和他簽署了上百萬美元代言合同的馬自達要求製作的。

  菲爾普斯抽大麻用的管子已被南卡州警方沒收,此前其主人曾試圖在eBay網站上以10萬美元的高價出售。

  8名涉嫌在同一個派對上抽大麻的到場者遭逮捕,但涉案地區的警長利昂-洛特表示,由於證據不足,他們不會起訴菲爾普斯:「我們只有一張照片,還有他表示對不適當行為道歉的聲明。他從未說過『我抽了大麻』。我們沒有物證。」

  重賞之下,必有獨家猛料?

  不少人在驚異於菲爾普斯大麻醜聞之後,難免會感到好奇:在名人產業和狗仔隊高度發達的美國發生的新聞,怎麼會落入英國一家小報手中?是不是因為拍到照片的,是一個南卡大學的英國留學生?

  「照片是我們在美國的一個聯繫人,通過電子郵件發給我們的。」《世界新聞報》助理主編斯滕森沒有透露他們線人的身份。「我們在報導發表前一週的星期二(1月27日)拿到了照片。」

  該報隨後派出一名女記者——文章的署名作者喬吉娜-迪金森,採訪了照片的拍攝者並寫出報導。

  斯滕森向記者指出,美國媒體其實沒有被完全排除在外:「美國的《明星》雜誌和我們一起做了這個報導。兩家達成的協議是:我們先,他們後。」

  《明星》是一家專門報導名人消息和醜聞的週刊,創辦者正是《世界新聞報》的大老闆魯珀特-默多克,但後來被他轉手給美國媒體集團。

  記者發現,儘管絕大多數媒體在引述菲爾普斯醜聞時,都提及消息來源於《世界新聞報》,刊登同一幅照片的《明星》雜誌「獨家」文章日期卻標為1月31日,不過這也符合美國雜誌提前出版的傳統。

  爆料線人之所以先找上《世界新聞報》,其答案似乎可以在這家報紙的網站上找到。

  在該報網站的首頁上方,有一個明顯鏈接:「出售你的故事」。點開鏈接,便出現一厚沓英鎊鈔票的圖片,下面一行字寫道:「我們為獨家大新聞支付大價錢」。

  頁面上許諾:「《世界新聞報》為新聞故事提供最高報酬。」報導登出三四周後,報社就會把支票或現金奉上;線索、文章、圖片和視頻都可以賣錢。

  價碼呢?「用於頭版的重大獨家故事可能值數千英鎊。」

  網頁還為潛在爆料者作了形象化描述:「買一個新廚房、買一輛新車,或者帶你全家人去渡假旅遊吧——你的故事可能值一小筆財富!現在就和我們聯繫,把你的故事賣給我們。」接著是對常見問題的一一解答。

  斯滕森向記者證實,照片確實是該報花錢買的;他不能公開具體價錢,「但數額並不巨大」,而且「費用由我們和《明星》共同分擔」。

  如果《世界新聞報》只為這枚「重磅炸彈」花了數千英鎊,那麼這可算是媒體界性價比最高的交易之一。該報的取勝秘訣,大概在於明碼標價——在其他英國小報的網站上,如此顯著登出懸賞徵集線索啟事的似乎不多,即使是同樣暢銷的姊妹報《太陽報》,也只把徵求啟事埋在「聯繫我們」網頁中,而且似乎並未明確表示:我們願意出錢買故事。

  或許是出於同樣的理由,1月中旬《世界新聞報》網站還拿到了一段極為轟動的獨家視頻:哈里王子在用攝像機拍攝戰友休息的畫面時,用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詞彙,將一個南亞裔士兵稱為「我的巴基佬小朋友」(My little Paki friend)。曝光後王子不得不道歉,報紙網站的訪問量則創下新記錄。

  不過,斯滕森對該報經常拿到獨家消息的解釋是:「只要你把報紙辦得好,就會有很好的記者為你幹活。」

  菲爾普斯「行賄」遭拒絕

  這起醜聞曝光的前夕,還發生了很有意思的一幕。文章中也有提及:菲爾普斯的發言人開出一些十分誘人的條件,以換取《世界新聞報》撤下報導。其中之一是:讓菲爾普斯為該報寫3 年專欄。

  「這筆交易正是向我提出的——由菲爾普斯在倫敦的代理人。」斯滕森告訴記者,「他們明擺著是說:別登這篇文章,邁克爾-菲爾普斯就可以成為《世界新聞報》的專欄作者。」

  他的最後回答是:「不行。」

  「決定其實是我們主編科林-邁勒作的。我告訴他對方開出的交換條件,他和我看法一致:我們不應做這筆交易。」

  這或許是經過一番利弊權衡的結果:抖出如此猛料可以讓報紙立即名揚全球,而「菲魚」為一家英國小報開的專欄,在世界其他地方可能不會有人注意到。不過,斯滕森給的原因卻十分出人意料:「我們不和吸毒者做交易!」

  也許吧。因為英國各小報除《鏡報》一家偏中左之外,其他都偏右,在某些方面立場傾向保守,但刊登性感女郎照片的暴露程度顯然不在此列。

  斯滕森表示,他們不擔心會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遭到菲爾普斯抵制;至於此事是否會斷送菲爾普斯屆時到倫敦參賽的前景,更加不是該報考慮的事:

  「菲爾普斯是個偉大的奧運選手,我們希望看到他參加倫敦奧運的游泳比賽——希望不是在受大麻影響的狀態下。但他最終會不會到倫敦游泳不是我們關心的事,我們的職責是如實報導出新聞。這裡的新聞就是:他服用了毒品,而這是他不該做的。」

  上月英國王室是否也為撤下哈里王子的視頻開出交換條件?這位助理主編不知道,「這你得去問我們的網站主編」,他本人也不負責王室報導。

  向「菲魚」說不的決策顯然非常正確。那一期的《世界新聞報》非常搶手,而且經過各國媒體的轉載,世界上知道這份報紙的人又多了無數。

  「我們從事的是曝光重大消息的行業,這件事對我們的品牌很有好處。現在全世界都知道,我們是重大新聞故事的一大來源。」斯滕森聽上去頗有幾分自豪,儘管他沒有聽說大老闆默多克對這篇報導有過什麼評論。

  「西方世界第一大週日報」

  《世界新聞報》雖然屬於追求聳人聽聞消息的英國「紅頭小報」之一,但它的歷史卻相當悠久——創刊於1843年10月1日。40年前它被默多克買下,成為新聞集團走向世界的第一個海外橋頭堡。

  由於偏愛爆料名人的性醜聞,該報被取了個綽號:「性與醜聞週報」。2007年1月,原主編安迪-考爾森因為竊聽王室電話東窗事發被解職,由原《星期日鏡報》前主編、後任《紐約郵報》原高層的科林-邁勒接任。

  「我們每逢週日出版。每期發行量約為300萬份,每份大約有3個人閱讀,所以每週有900萬人看這份報紙。」斯滕森告訴記者,「最近《太陽報》的發行量超過了我們,不過我們仍是西方世界銷量最大的星期天報紙。」

  他沒有透露廣告收入和利潤數字,只是強調「我們是一家成功、興旺的報紙」。

  除了《人民報》、《星期日鏡報》和《星期日郵報》,該報也會和同屬默多克麾下、以3 版大裸照聞名的《太陽報》競爭,儘管它被很多人看作週一到週六出版的《太陽報》的星期天版,原因是「我們認為競爭是健康的」。斯滕森還透露,「我們偶爾會共享資源,但兩家基本上是分開的。」

  他認為《OK》等名人雜誌遠不如自己的報紙,因為他們「沒報導過那麼多獨家內容」。

  新聞集團在英國還有一家更出名的子報:《泰晤士報》。與《世界新聞報》和《太陽報》不同,這是一份嚴肅大報。

  但相對於定位更高雅的同行,在《世界新聞報》干了13 年的斯滕森一點也不自慚形穢:「《泰晤士報》是一份很好的報紙,但我們也一樣出色。我不認為他們的記者會看不起我們。我認為他們也意識到,我們爆出了很多全球獨家故事。」

  他覺得在英國干小報這一行感覺「很愉快,因為每次報導的東西都不一樣」,儘管的確很累人。

  該報最近一期的頭條,是對一位兩個孩子的年輕單身母親、瀕死的宮頸癌患者傑德-古迪(Jade Goody)的獨家專訪,標題為「傑德:我要回家去死」。其他小報也在顯著位置報導了這位以死亡故事換取子女撫養費的明星絕症病人的故事。

  據斯滕森解釋,《世界新聞報》在判斷新聞故事時看重兩點:「首先必須真實,其次必須讓我們的讀者感興趣。」能引起轟動顯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對此他並不否認。

  追求聳人聽聞的做法,難免為《世界新聞報》惹出許多爭議和官司,敗訴和被課以罰款的結局並不少見(如王室竊聽案等等)。

  對此斯滕森的回答是:「(在這方面)所有報紙都一樣。我們是被告過,打官司也都得花錢。不過,這次的菲爾普斯報導絕對沒有問題,上面的事實都準確無誤。」

來源:外灘畫報 作者:洪立 選稿:朱恬

相關新聞
8金飛魚 回國撈「金」
菲爾普斯捐助紐約YMCA
游泳金童上夜店 網友盼注重形象
休傑克曼 獲評世界最性感男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