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第2代女農民工:打工-結婚生子-失業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6日訊】近期以來,中國大陸數千萬農民工失業問題引發媒體關注。其實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起,龐大的農民工當中,女性已經佔了近半數,而第二代女農民工又是其中的主力,但她們同樣成為經濟危機中的受傷者。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第二代女農民工們多數集中在低技能、勞動密集型行業,如紡織服裝、飲食或家政市場。作為廉價勞動力,她們的工作強度大,技術含量低,勞動條件差,工資收入低,還常常沒有保障。一項調查為此寫下註腳:深圳300多萬女農民工中幾乎沒有35歲以上的,因為絕大部分35歲左右的女農民工,因勞累等原因回村休息了,她們已經不再能勝任此項工作。

一個必須正視的事實是,在結婚、哺乳之後,以初中文化為主的第二代女農民工外出務工無論年齡還是生理狀態都不再在競爭中佔優勢。結婚生子後的她們,無疑最有可能在危機效應和產業升級的雙重壓力中率先出局,成為第一波受傷者。

湖北省羅田縣27歲的熊金霞初中畢業到東莞虎門鎮一家製衣廠打工,3年前同鄉介紹與先生結婚後不到半個月,夫妻雙雙再次回到千里之外的東莞。

一年後小孩出生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熊金霞留在家裡帶孩子。2008年中國新年,吻別1歲的孩子,熊金霞跟著丈夫一起回到打工地。

隨著經濟危機越來越嚴重,熊金霞所在的工廠去年下半年受到波及,縫紉計件的生產工作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哺乳期在家一年多的熊金霞手腳沒有以前快了,加班熬夜跟剛從家鄉出來的小年輕比起來也沒有優勢,自然成了首批的被解僱人員。

沒有學歷、沒有技術、沒有年齡優勢,熊金霞自嘲是「三無人員」,找工作簡直是奢望,倒是眼看工廠一家家地關門,平時聚在一起逛街的姐妹們像秋後的蒲公英,被風一吹四處飄散。可以見到的是,熊金霞的背後,是一個龐大而日益邊緣的群體。

熊金霞回想自己的人生路:剛出門打工時,熊金霞也有過做城裡人的少女夢幻;慢慢現實下來,開始攢嫁妝準備結婚;再後來就有了孩子,一心要養家,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跟自己不一樣的生活」;再然後呢,就失業了。第二代女農民工生存狀態也由此可見一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救日本人的中國女子離世 日駐華使館降半旗致哀
大陸多地房價跌跌不休 南昌業主虧30萬賣房
正部級董雲虎被查前後 多名相關官員被處理
李尚福遭公開處理 秦剛命運留懸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