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由來

明月 整理

人氣 1737
標籤: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燈節」,每年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來源久遠,據說二千多年前漢文帝時代就開始了。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黃曆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將“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訂制“太初曆”時,就已經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又叫作「上元節」,據《歲時雜記》一書,元宵點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黃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由天、地、人三官主管上、中、下三元,因為天官喜歡熱鬧,所上元節要點燈。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傳說始於東漢明帝時。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在黃曆正月十五日,有僧人觀佛舍刊、點燈敬佛的習俗。於是,明帝命令皇宮和寺廟在那天晚上點燈敬佛,後來又命令從士族到庶民都要掛燈。之後,這個習俗就慢慢變成民間傳統的節日。「元宵節」因此從宮廷轉到民間,由中原發展到整個中國。

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個天上皓月高懸的元宵節夜晚,人們要點起綵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觀燈賞燈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

元宵節節慶的時間和習俗,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同。以節日長短來說,漢代元宵節才慶祝一天,唐代已經是三天,到宋代就已延長到五天,明代更是整整十天,從正月八開始點燈,一直到十七夜裡才把燈拿下。元宵節繼新年之後,從新年到元宵節,傳統的中國熱鬧非凡,白天夜裡燈火通明,大有豐年盛世之象。特別是那些彩色、精緻的花燈,更成為過年期間熱鬧的高潮。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慶祝期間則縮短為四到五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油炸檜」——油條的來歷傳說(下)
世人生一念 天地盡皆知
民間故事:「曹娥江」的由來
民間故事:一文錢的財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