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財長會議即將登場 銀行控管成焦點

【大紀元3月13日報導】(大紀元綜合報導)20國集團(Group of 20)財長會議將在當地時間3月14日登場,英國財政大臣達林(Alistair Darling)將提議,各國金融監理單位必須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控,以防堵銀行高風險的不負責行為重創經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則將擴大對部分國家成避稅天堂進行調查。

達林(Alistair Darling)月初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時指出,不論是各國或國際的金融監管單位,都需要被賦予更多的權力,提振民眾對金融體系的信心。

日前,達林在外籍記者協會(FPA)演說時也強調,這波全球經濟危機的根源在金融體系,必須先徹底整治金融系統,才能有效拯救全球經濟。

他說,從近幾個月的經驗來看,當經營情況艱困時,保有足夠的資金對銀行十分重要,銀行經營如果冒太大風險,例如蘇格蘭皇家銀行(RBS)併購荷商荷蘭銀行(ABN Amro),將會對銀行本身及經濟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達林主張,為積極有效管理金融機構,包括英國的金融監理署(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FSA)及各國金融監理單位,必須被賦予更多的權力,當銀行經營出現不當行為時,可以及早制止。

至於全球性的金融監管工作,達林指出,從馬多夫(Bernard Madoff)、史丹福(Allen Stanford)等投資人涉及的詐騙指控,顯示諸如對沖基金、海外避險天堂等問題,必須採取全球行動加以規範。

防範不當避稅手法

G20財長會議主要為4月2日在倫敦舉行的G20高峰會預作準備。

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4月2日召開的倫敦峰會將聚光燈對準了避稅天堂,反映了歐洲和美國官員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來打擊逃稅者。

總部位於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目前將列支敦士登列為不合作的避稅天堂。據經合組織評估文件顯示,該組織還發現瑞士、盧森堡、奧地利、新加坡、香港、安道爾和摩納哥等地存在銀行透明度方面的問題。經合組織並沒有監管或管轄權,但在西方國家擁有重要政治影響力。

列支敦士登和安道爾週四雙雙表示了願意配合國際調查的意願。在亞洲地區,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個主要金融中心可能會面臨更嚴格的審查,尤其是在私人銀行領域。

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KPMG)去年9月發佈報告稱,採用經合組織加強信息披露的規定利大於弊,其中包括能吸引對稅務問題敏感的企業,以及避免其他國家政府的懲罰性措施。

相關新聞
美國欺詐金融家麥道夫認罪入獄
王金平:盼政府投入資源 助生技醫療產業發展
蕭萬長:金融海嘯再洗牌 明年新面孔更多
群策會舉辦ECFA系列座談 首場15日舉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