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米實驗室:發現「上帝粒子」機會增大

標籤:

【大紀元3月14日報導】(中央社芝加哥14日法新電)美國能源部「菲米實驗室」(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昨天宣佈,物理學家又向發現「上帝粒子」(God Particle)邁進一步;他們希望將來能藉此解釋何以粒子會有質量。

菲米實驗室的研究員已將可能發現「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搜索範圍再度縮小。在追尋這個物理學最大獎項的競逐過程中,這個新發現讓費米實驗室領先了歐洲對手。

物理學家一直非常困惑,粒子如何得到質量。

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在1964年提出假說,認為應該有背景能量場的存在,其作用類似糖漿。

當粒子穿過能量場時由於被拖過一種介質,質量即因而產生。後來學者們就將這種介質稱為希格斯玻色子。

關於希格斯玻色子,學界一個流行的笑話是以「上帝粒子」稱之,因為雖然它到處都是,但你就是找不到。

証實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將能為慣稱「標準模式」(Standard Model)的粒子物理學理論填補一塊巨大空白。多年來,科學家不斷挖掘希格斯玻色子可能擁有的質量區段。

物理學家原本把發現這個粒子的希望寄託在歐洲的「大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上。

但LHC去年9月在法國與瑞士邊界的「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NuclearResearch,CERN)開始運行不過數日就發生故障。

LHC一直要到今年9月之後才能恢復運作。同一時間裡菲米實驗室的對手們則加緊追尋希格斯玻色子的腳步。

費米實驗室的新聞稿指出,CERN的研究已經認定,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一定超過114 GeV/c2;而根據與希格斯玻色子有關量子作用的推算,它的質量不能超過185 GeV/c2。

利用費米實驗室粒子加速器對撞機Tevatron,研究者發現在上述範圍內,160至170 GeV/c2不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區段,因此縮小了搜尋範圍。(譯者:胡立宗)

相關新聞
看名言,學英語:蘇格拉底篇(3)
莎莉賽隆撞衫嘉玲 現場記者求婚
爭辯上帝粒子 霍金槓上希格斯
德專家談中國在本次金融危機中的角色(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