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政院推ECFA 藍委嗆報喜不報憂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政府準備與中國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國民黨立委徐中雄昨天表示,政府不該只強調簽署後的優點,卻不告知大眾可能受到的負面影響,政府應蒐集東南亞各國家加入東協後在經貿上的利弊得失,不該只是報喜而不報憂。

國民黨立委羅淑蕾也認為,因ECFA而獲利的台灣產業僅佔少數,但受衝擊的卻是台灣大多數產業,而國內產業的升級刻不容緩,政府不能拿ECFA作救經濟的萬靈丹。

她指出,台灣石化、高科技等產業的產值約占國內總產值的六十五%,但就業人口卻僅佔全國總就業人口的近二十%,這些人會因為簽署ECFA而獲利;但產值約僅佔三十五%的傳統產業,卻養了台灣近八十%的就業人口,這些人卻可能因ECFA的衝擊而失業,最後恐落入「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局面。

徐中雄表示,從政治角度看,若外界質疑我國與對岸簽署ECFA的目的是希望中國挾帶我方加入東協,那政府何不妨先與談判進度最快的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 )」,以證明我國仍可在國際間保有主權,不會因簽署ECFA而成為中國的附庸。

徐中雄強調,「主權千萬不可以放棄」,即使是東協各國間的FTA,也是各國之間單獨簽署,如果中國阻撓台灣與新加坡簽署FTA,或因此而與台灣交惡,都證明中國居心不良,是藉ECFA來矮化台灣地位。

徐中雄也認為,簽署經濟協議本來就是有好有壞,政府駐外單位有責任廣泛蒐集相關資訊,檢視各國在簽署前的期望與之後的實際落差,並誠實告訴人民,不是僅聽工商團體的意見,盡做「隱惡揚善」的宣傳。

即使是贊成簽署ECFA的國民黨立委張碩文,也希望政府務必先進行國內的產業升級,而不是僅以ECFA作萬靈丹,政府應提高我國產品的品質,拉開與低價中國貨的差距。

張碩文說,「要拚便宜,台灣絕對贏不了中國及東南亞,無論簽什麼都一樣」,但在中國黑心商品充斥、不足以信任下,台灣貨的高品質還是有口皆碑,這也是我們的利基。因此他認為國內產業一定得持續升級,並加強設計與研發,讓台灣從價格戰的「紅海」突圍至講究品質的「藍海」之中。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