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拉抬國內政治聲望 英相恐難如願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特稿)英國首相布朗4 日結束美國訪問,成為奧巴馬總統就任後第一位訪美的歐洲領袖。布朗迫切需要美國在他處理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書,以協助他拉抬在國內低盪的政治聲望,但這恐難如願。

英國正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經濟衰退:近200 萬人失業;接受政府紓困的銀行相繼傳出鉅額虧損;房地產價格跌跌不休,民怨四起。工黨能否贏得明年的大選?布朗(Gordon Brown)能否繼續執政?經濟前景無疑是最重要的關鍵。

去年金融危機爆發伊始,布朗率先推出部分國營化經營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的建議,受到美歐主要國家的肯定並跟進,一度被媒體讚譽是拯救全球經濟的英雄,支持率水漲船高;但現在隨著經濟情況持續惡化,高人氣也逐漸散去。

4月2日將在倫敦舉行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是布朗重振聲威的重頭戲,他需要奧巴馬的光環與加持,進而鞏固唐寧街領導核心。

布朗成為第一位在白宮與奧巴馬會面的歐洲領袖,是英國外交單位強力運作的成果,但從兩人會談的安排與內容,顯示布、歐兩人只不過是「禮尚往來」,並未見到布朗言必所稱的「美英雙邊關係是特殊關係」。有人更露骨地說,布朗是「剃頭擔子一頭熱」。

布朗3 日和奧巴馬的會談,唐寧街曾寄予厚望,不料,兩人正式會談的時間不到一個小時,而且會後也沒有正式聯合記者會;在短暫的工作午餐後,奧巴馬下午就急著接見美國童子軍。

奧巴馬在會後表示,美英特殊關係將只會更穩固,這不僅對他個人重要,對美國人民也很重要。在講到他和布朗兩人的共同點時,奧巴馬的答案是「我們都有出色的妻子、及很棒的子女」。

英國外交官坦承,奧巴馬對跨大西洋外交關係的興趣不及他的前任布希,奧巴馬和布朗雖然在總統選舉前曾見過三次面,但兩人的私交無法與布希和前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相提並論。

雖然唐寧街官員否認,布朗的美國行遭到奧巴馬「降級以待」,但布朗未獲得奧巴馬對G20 的公開全力支持、以及與英國合作解決經濟危機的保證,無疑令布朗抱憾。

唯一可以讓布朗感到欣慰的是,布萊爾做了六年首相,才獲邀到美國國會演講,而布朗擔任首相不到二年,就有此殊榮,成為英國第五位在美國國會山莊演講的首相,而且演講過程中獲得參、眾議員近20次起立鼓掌。

工黨自1997年執政至今,強勁的經濟表現原本是最讓布朗自豪的政績,但一場舖天蓋地而來的全球金融風暴,「資產」頓時成為「負債」。最近的民調顯示,布朗的支持率跌到25%。 如果想要在大選前扭轉乾坤,他需要創造很多突出的政績和奇蹟。

相關新聞
英女兵營房裡偷生子 有史以來第一次
英國大學提供研究(披頭四)碩士學位 
調查:企業領袖指倫敦環境低劣 投資將外移
英國大學開設全球第一個披頭四碩士學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