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組圖:台灣總統府前聲援五千萬勇士退黨

台北市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上,台灣各界正義之士與澳洲民運人士一起在此召開聲援記者會。(攝影:王仁俊/大紀元)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彭秋燕台北報導)「退黨!退黨!退黨!退出共產黨!」3月7日下午,在台北市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上,退黨口號喊得震天聲響。眾所矚目的退黨大潮邁過五千萬大關,台灣各界正義之士與新西蘭民運人士一起在此召開聲援記者會,希望藉此讓更多對岸的人們為他們的生命做出抉擇-退出中共邪黨。

3月7日,台北一早就下起滂沱大雨,雨勢不歇,持續到下午一點半記者會召開前才停止。會場上從中午12點開始,陸續聚集來自全台各地二千多名熱血民眾,他們穿著雨衣,臉上露出堅定不移的神情,手持「聲援5,000萬人退出共產黨」、「支持中國人權=支持台灣自由」、「外資倒賣中國銀行股,趕快找真相」等醒目橫幅和標語,旗海飄揚,充滿浩然之氣,幸好頃刻間雨停了,彷彿老天也為之動容不再下了。

從2004年12月3日起,大紀元「九評共產黨」系列社論引發退黨風潮,主辦單位公佈,截至2009年3月7日止,共有5,082萬9,158人退出共產黨,而且數字每天都在增加中。


台灣法輪大法學會理事長張清溪。

記者會上,台灣法輪大法學會理事長張清溪首先發表一篇「中共絕望、中國人有希望,台灣安全有保障」聲明文昭告世人:「…中國共產黨統治中國將近60年,血債如山,在承平時期,害死中國人數千萬,是人類歷史上最邪惡的政權。這個人神共憤、天理不容的邪黨,老天遲早要滅它的。當天滅邪黨時,所有參與它的人都要陪葬。退出中國共產黨以及它的附屬組織,才不會被牽連,才能救自己。」

「…面對這個退黨大潮,中共邪黨已經絕望,但卻是中國人獲救的希望。當中共邪黨崩潰,中國建立民主政權時,台海才有真正的和平,台灣的安全才有保障。」他呼籲更多的人退出共產黨。

高精度圖片
大大的橫幅帶出今天活動的主題。(攝影:林仕傑/大紀元)

高精度圖片
遊行隊伍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集合準備出發。(攝影:林仕傑/大紀元)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明居正表示:「絕大多數人在屠刀面前是下跪求饒的,這五千萬人一步步的覺醒是需要道德勇氣的,這些人需要我們支持,更需要我們為他們歡呼。」

他表示,中共過去殺人,現在殺人,未來還會殺人。今天集會的目的就是要把它幹的壞事說出來,讓大家知道中共的本質沒有改變。而中國共產黨也不認為它應該改變它的本質,外面不在中國生活的人說中共變了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中共現在的改革開放只是讓步政策,只要有機會它還會捲土回來。

明居正指出,五千萬人退黨,其中超過三千萬(佔60.5%)是共產黨員,如果以現在共產黨員約七千七百到八百萬人計算,三千萬人佔共產黨員40%的人口,假使照目前退黨速度,預計再7個月就會超過50%,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共產黨員退出。

他呼籲,沒有退出共產黨的打開你們的眼睛,中國有句話說「天理昭昭,善惡分明」,又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他說時候近了,趕快做出最後的選擇。


人權律師童文薰。

人權律師童文薰表示,中共手上血跡斑斑,有人認為只要讓中國富起來,中共自然會改善人權,她說這是錯誤的說法,經濟不能跟人權脫鉤,要讓更多的人明白中共的真面目,全世界的人權民主都必須由每個人來共同關心,期盼大家共同支持這五千萬勇士,追求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心靈自由活動。


現定居台灣的前中共黨員聶淑文。

現定居台灣的前中共黨員、上海醫院小兒科主任聶淑文也站出來支持這項活動,聶淑文說,在台灣她感受到在大陸過得連狗都不如的生活,希望台灣人民珍惜民主自由的制度和生活,千萬不要對中共抱有任何的幻想,不要被假象迷惑。最後她也帶領全體一起呼口號「天佑中華,天滅中共」。


新西蘭民運人士潘晴。

會場也有多位民運人士共襄盛舉,來自新西蘭的潘晴表示,一個可以改變的事物取決於它的本質或它的價值,有人希望跟共產黨坐下來對話,有人希望走改良的路線 但他反問共產黨這個附在中華民族裡面的「癌症」能夠改良嗎?邪惡的共產黨它的存在就是對人類自由人權所有普世價值的挑戰,他衷心請求台灣人民關注仍然生活在共產黨壓迫下的人們。

現場聚集台灣各地民眾,從南到北,甚至遠從澎湖外島來的都有,他們不畏大雨共赴盛會。會後參加的二千多人手拉橫幅和標語,在天國樂團軍樂隊帶領下繞行台北市火車站、西門町等鬧區,吸引鬧區民眾圍觀拍照。

高精度圖片
遊行隊伍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集合準備出發。(攝影:林仕傑/大紀元)

高精度圖片
手持標語的民眾。(攝影:林仕傑/大紀元)

高精度圖片
手持標語的民眾。(攝影:丹尼爾/大紀元)


腰鼓隊。


遊覽車內的大陸客。

高精度圖片
手持標語的民眾。(攝影:林仕傑/大紀元)


明慧學校小朋友腰鼓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