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病童醫院獲聯邦撥款920萬

標籤:

【大紀元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2009年4月24日,聯邦公民、移民及多元文化部長肯尼(Jason Kenny)在多倫多病童醫院(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in Toronto),宣佈將給該醫院移民支持網絡撥款920萬元,幫助新移民家庭更好地使用該醫院的醫療服務;幫助醫院員工更好地滿足病人的需要。

這個移民支持網絡的工作主要包括2部份,其一將是把45篇主要的患者健康教育文章,翻譯成8種該醫院新移民患者使用最多的語言,它們是中文、法語、泰米爾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西印度語、越南語及阿拉伯語。

這些文件將在網站SickKids.ca及AboutKidsHealth.ca登出。AboutKidsHealth.ca上將會有300篇患者健康教育文章的錄音文件,包括5種使用最多的語言錄音。

支持網絡的第二部份工作,是對提供醫療服務的專業人員進行文化教育,包括綜合性需要評估,以決定在該醫院接受治療的移民兒童及其家庭所面對的問題的性質和頻率。這將對醫院人員的培訓及工作適應有幫助,好的經驗將會推廣到安省的其它醫院。

「對於許多新移民家庭來說,病童醫院是非常重要的,他們與這個醫療系統的第一次接觸,很可能就是通過這個醫院。」肯尼在在今天的新聞會上說,「聯邦政府承諾幫助新移民更容易地融入社會。在這種項目上投資,就是給所有加拿大人的將來投資。」

「想像一下,當你剛到這個國家,語言還不是很好,忙於安家、找工、融入社區,已經不容易。孩子病了,你必須用不熟悉的語言與這個醫療系統打交道,很難想像這個壓力有多大。」 肯尼說。


圖:12歲的新移民馬麗蓮講述在病童醫院住院的經歷(攝影:周行/大紀元)

12歲的女孩馬麗蓮來自一個危地馬拉新移民家庭,曾因為複雜的病症入住病童醫院。她說:「剛來的時候很激動,期待著認識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文化。上學第一天很緊張,因為英文講的不好。但大家沒有笑我,還對我很好。」

「我住院的時候,媽媽不會英文,我需要給她做翻譯,對我來說是件很難的事。我爸爸英文也講的不太好。不過,醫院裡的人很好,經常逗我笑。」

病童醫院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ry Jo Haddad說:「這項撥款將使我們可以調整現有的資訊及程序,更好地滿足這個重要人群的需要。通過在文化方面的培訓及練習,來滿足這個需要,並將最好的做法提供給安省其它的醫院參考。」

聯邦保守黨政府自2006年以來,給幫助新移民安居及融入社會的服務額外增加了14億的撥款(分5年實施,不包括魁北克省)。今天宣佈的撥款,估計將使73,800名新移民獲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12萬9千新台灣之子  經濟弱勢無法快樂過節 
加拿大市鎮對移民幫助不夠
卑詩新移民 印度首次超過中國
華人新移民:神韻讓我感覺作中國人很自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