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論——中國,美國自由觀對照

陳凱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4月25日訊】一位從中國來的人曾激情的與激烈的與我爭辯說: 「美國也不是自由的。你看,美國也有紅綠燈去限制人的自由,不是嗎?」 他用手指著街上的紅綠燈,慷慨激昂地反駁著我。

無怪乎他是一位支持中共政府鎮壓天安門學生抗議的人。 「不鎮壓國家不就亂了嗎! 我們也就做不了生意了。」 他並不掩飾他的利益動機。 我周圍的那些來美已久的中國生意人對他的話宜無動於衷,未置可否,用沉默來認可。

我突然意識到中美人們對自由的認知與理解居然大到了針鋒相對,水火不容,天壤之別的程度。 我覺得不得不插一言: 「你覺得法律是去限制人與約束人的自由的,而不是去保護,保障人的自由的。你對自由如何理解?你對人如何理解?」 他一下說不出話來,好像他是第一次想到這個問題, 也好像第一次有人問他這個問題。

他的表現使我認識到「自由」二字在中國從來就被誤解,曲解,反解。 因而中國人也從來就怕自由,厭自由,排自由,恨自由。俗化自由,醜化自由,將自由負向解義一直是中國專制政權,專制政治毒化人靈,毒化人腦的有效的強力的手段。 在這裡我想用相當的篇幅去論述自由的概念,去傳播自由的理念,去大聲地宣揚自由的價值,去無畏的,無羞的,無束縛的為自由的精神高聲唱讚。

自由(Freedom, Liberty)是由西方語言翻譯而來。 中國文化,文字從未產生自由的概念。 自由是上帝賦予人的。 在一個沒有上帝與人的社會裏自然就不可能有自由的概念的產生。 這是一個必然的邏輯。 在一個只屬皇帝與國家的社會裏,「奴」的產生與氾濫是一個必然。 「奴」是對自由的反動。 有奴處定無人,定無自由。 在一個屬於皇帝與國家的社會與群體文化中,「人」是不存在的,無人的社會自由便無處依附。無 「上帝」的社會自由便無從起源。自由沒有主謂便是虛無。 中國的寺院,廟堂中到處可見是「虛」,「無」,「空」三字,就是因為無「人」的價值只能用「虛無」作解。 「虛無」從有中國起便是所有中國人追求的偽價值,基其反價值的定義。 「三國」,「水滸」,「紅樓夢」,從「大江東去浪淘沙」到 「招安侍皇」到「空空道人」無一不是反人,反上帝,反自由,反存在的崇尚「虛無」的作品。

自由作為價值的前提是「個人意志」。 無個人便無選擇與意志可言。 個人是自由的基點。群體的自由是專制政治製造的偽自由,因為無個體的群體是否認個體,壓抑個體的虛無。而虛無是與自由格格不入的。 自由只對存在的實體有意義,而任何存在的實體只能是個人。 上帝只能通過個人將生命,靈魂,自由傳給人間。 世上從無群體靈魂,從無「國魂」,「民族魂」, 「種族魂」。 由此世上也不可能有「國格」,「民族感情」,「民族品質」。 「群體特質」也只能是學術詞彙供理解某種概念而用,而絕不能泛化到個人的品質鑑定上, 或個人存在的定位上。 中國的所謂「群體自由」是中國專制騙人的產物,是中國式文化毒品的一個組成部分。 個群不分,本末倒置是中國人「難得糊塗」心理情節的基點。 以個□群,以群壓個的社會即沒有自由,也不會將自由作為價值。 在這種社會裏,只有代表群體的國家與皇帝才是價值的準則。

既然自由是天賦的,是上帝賜予人的基本權利,(生命與對幸福的渴望與追求是其他兩個上帝賦予的基本權利。)政府與法律的建立只能是以保衛這種權利為動機和基點的。 憲法的建立就是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與擴大個人的自由,並在最大程度上限制政府與群體的權力為目的與始發點的。 中國政府所製造的「發展權」,「生存權」是專制的,基於群體的偽詞彙,偽價值旨在否定個人,否定存在,否定價值並對專制政府的濫用權力製造理論依據。 一個沒有個人自由的國度是偽國度。一個不基於個人而基於群體的政體,政治是偽政體,偽政治。

無意義的,偽意義的語言腐蝕人的精神和思想。 在中國俗化,偽化,反化,虛化「自由」這個字眼的時候,我只想在此真化,實化,正化,價值化「自由」。

自由來自上帝,來自天賦。自由落實,賦義在個人。這是自由的來龍與去脈。 人所創造的一切政治實體與機構的唯一目的就是保障與擴大人的自由。 那麼自由意味著自由於什麼呢?

自由於其他人。 自由於其他人的干預,壓抑,阻撓與傷害。 這是自由的唯一內涵。 人不能自由於人性,也就是不能自由於上帝。 人自由於上帝所賦與的性質與特徵便不配稱人:

自由於靈魂的人是鬼;自由於頭腦,理性,智慧的人是癡呆的殘疾;自由於欲望的人便不能生存與繁衍;自由於感情的人便不能有健全的心理;自由於尊嚴的人不能贏得尊重;自由於權利的人永遠受辱做奴;自由於獨立個性的人永無成就感;自由於個人意志的人永不知選擇與責任;自由於自由的人永遠虛無。

中國人對自由的理解正是對美國人(西方)對自由理解的反動反向: 中國人的「自由」正是要自由於上帝所賦予人的性質與特徵,正是要把依附於他人作為「中國人」對自由的定義。 這就是為什麼在美國(西方)承認人的個性與特質的時候,中國人卻一味迷戀在人的優點和缺點上。 只有首先面對上帝而建立絕對道德價值準則的社會才會承認人的個性與特質併發揮每個人的天才。 迷戀在人的優點缺點上的社會一定是沒有上帝只有群體的社會:人在這種社會裏被由群體口味價值而建立的「優點缺點說」而將個性滅絕。 個性的滅絕加劇了「奴」,「虛人」「偽人」 對上帝的詆譭和對群體的崇拜。群體,國家,政府,皇上變成了偽上帝。 「全面」和「成熟」成為了這種無上帝社會,無神國的口頭語和群體奴隸,政府奴隸特質的定義。

自由作為一個絕對價值和天賦權利並不保障自由的人都能幸福,只保障人對追求幸福的權利和得到幸福的可能性。 一個無自由的奴隸既沒有這種權利,也沒有這種可能性。 一個聲稱保證給人幸福的國度是一個奴役制的自欺欺人的國度。中國就是這樣一個許諾幸福,毫無幸福,但又不許人說不幸福的社會。它是一個人既笑不出來,也不允許哭的半死半活的社會。 這是一個人如生活在他人糞便裡的蛆蟲,即吃不好也餓不死的奴隸的社會。 那在自由的國度中,有沒有人生活的不如意呢? 當然有。 在自由的社會裏,個人們用他們的自由做出不同的選擇。 每一種選擇的後果自然就不同。 有人用他的時間去上學;有人用他的時間去工作;有人用他的時間去遊玩。有人用他的時間去喝酒賭博。人的側重不同。 人的幸福取向也不同。 但人們都在自由的尋找,追求著幸福。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找不到;有的人放棄不找了;有的人一直都在找。 但有一點:人有找或不找的自由。 人也有選擇如何找的自由。 一個奴隸永遠不會有個人的成就感滿足感。 一個自由人卻有找到這種成就感,滿足感的可能並常常找到它們。

自由常常意味著自由的去嘗試,去冒犯錯的風險並承擔其後果。 不冒風險,不犯錯誤,人就不可能真正學習與進步。 只有由自由人組成的自由社會才有進步的因素。 美國二百多年的成就超過了中國,世界其他國度幾千年所取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邏輯決定了一個自由的人往往尊重他人的自由。一個奴隸往往壓抑其他奴隸。 一個自由於他人的人會釋放巨大的原動力,創造力與生產力, 因為他的精神,思想與軀體是解放的,無束縛的。 他與其他人的交往與合作是主動的,積極的和有機的,建設性的。 在一個奴役制下生活的人往往是消極的,被動的,被嫉妒感支配的,有破壞心理的不幸之人。 創造,生產,探索,追求不在他的語言之中。 他的一切精力都集中在防備他人,取益他人上。 他自身並不生產價值。他幻覺的認為價值來自群體。 他認為群體,國家,政府和皇帝用天上掉下來的價值贍養了他,因此他也永遠不會有主人感。

一個自由的人往往是有信仰的人。 他深知人的不完美,也由此對人的巨大潛力充滿希望。 他深知自由精神的偉大並珍視自由的價值。 他絕不會賣掉自由去換取物質利益,不會去吸毒昏腦去尋求虛幻滿足,不會自我閹割去賣我求忠,不會去拋棄尊嚴去為群所用,不會去否定個性討好大家,更不會喪失靈魂去為皇,為國捐軀。 他捍衛著他靈,智,值,軀一體的完整。 他絕不妥協。 他只聽從上蒼的召喚。 他只尊崇他靈魂的聲音。 他絕不屈從強權,暴力和無知無靈的多數的暴政。 他保衛著他的人的權利與自由。 他絕不垂涎權力與他人所得。 他只要平等的用自己的創造與他人交換,交流。 他捍衛著他的生命,他的自由,他的財產,他的愛。 他也珍視他人對自身生命,自由,財產和愛的捍衛。

他深深地懂得自由的代價。 他深深地懂得在這世界上沒有不要錢的午餐。 他深深地懂得自由是屬於勇敢者,而不屬於懦夫膽小鬼的。 他無所畏懼地面對那自由的代價,因為他深深地懂得: 沒有自由他就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價值,也就永遠看不到生命的意義。 在長生不老與生命意義之間,他將永遠選擇生命的意義。

他是一個真正的人,屬於自己的人,尊崇上蒼的人。 他是一個自由人。◇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陳凱:重新開始跟神的溝通
東方衛視"非常記憶":梅葆玖揭秘《梅蘭芳》
我看《雪山之光-密勒日巴傳奇故事》
赴柏林"三喜"臨門 章子怡自備禮服低調慶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