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失30年 四紋蟻型天牛再現墾丁

人氣: 8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28日電)在墾丁消失30年的四紋蟻型天牛最近被發現,發現者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員工鍾奕霆表示,這種天牛是台灣特有種,30年前曾被日本人採集過1隻,之後就沒有再被發現過。

鍾奕霆不久前在墾丁發現新種天牛──寬叉紋黑天牛(Euryclytosemia sp.)後,最近又再發現四紋蟻型天牛,鍾奕霆說,這種天牛1980年3月由日本人鈴木氏(K. Suzuki)在墾丁採集到1隻雌蟲,並於1983年由日本天牛研究權威林匡夫(M. Hayashi)教授以台灣特有種發表。

這隻雌天牛的標本目前還保存在日本的國立科學博物館。

鍾奕霆說,30年來,研究昆蟲的人一直有在尋找這種天牛,但都沒有發現,甚至被懷疑已絕種,可見這種天牛的珍稀;四紋蟻天牛是台灣的特有種,而且只在墾丁被發現。

鍾奕霆指出,收藏在日本的四紋蟻型天牛標本,經後人檢視時發現後翅退化,推定這種天牛不具飛行能力,並以這隻的採集記錄認定此種天牛棲息地為低海拔樹林,成蟲發生期在3月。

鍾奕霆這次發現到的天牛是雄蟲,他觀察發現這隻雄的四紋蟻型天牛的六隻腳比例長,行動能力佳,能迅速爬行較遠距離;飛行能力也佳,可快速振翅起飛;雖趨光但不好強光,是夜行性昆蟲,會尋找陰暗處躲藏,如枯葉堆或木頭縫隙。

這種天牛只有1個月壽命,鍾奕霆發現這隻天牛時是在3月底,才剛羽化,目前已死亡,標本保存在國立科學博物館,鍾奕霆說,當時未發表,是擔心有人會去採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