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中華民族——聽!母親節的哭聲

黃芩

標籤:

今年母親節,在杭州舉辦的譚卓追悼會上,他那傷透了心的母親在哭泣。母親節,本該是由孩兒給母親獻上愛心,未曾想是由母親來給兒子送葬。她得到的是一份最傷心的母親節禮物——譚卓的追悼會。

譚卓的女友,相戀九年的女孩,他們本打算馬上結婚的,女孩將來要為他生兒育女,也是要當母親的,卻突然失去了譚卓,女孩在追悼會上不斷想用自己雙手輕撫他的頭。據說女孩曾在肇事現場不願離去,悲慟欲絕:「還來不及嫁給他……」場面令人動容。

富家子弟胡斌與友人在城裡瘋狂飆車,結果撞上正過斑馬線的譚卓,譚卓被撞飛20多米遠,拋上5米多高後墮地,腦漿迸散一地,當場慘死。讓老百姓氣憤的是,飆車的富家弟子們對生命冷漠的態度,先後趕到的幾輛跑車裡下來的一幫青年對被撞者漠不關心,在街頭說笑,不斷抽煙、吞雲吐霧,聲稱「可以用錢擺平」,惹起圍觀者激憤。官方給的說法是,肇事汽車速度是70碼,在網上引起怒罵狂潮,網民稱發明新物種——欺實馬。譚卓的追悼會,相識、不相識的人竟然達到上萬,老百姓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中共統治下不公平社會的憤怒。

同樣是今年母親節,本該趕快回家孝敬母親或慰問妻子的三位中共官員,湖北省巴東野三關鎮招商協調辦主任鄧貴大、黃德智和另一鄧姓官員,卻因為「性衝動」未遂,一死一傷,醜聞已經衝出整個鎮、傳遍全國,莫說孝敬,害母親、妻子蒙羞,見到人都抬不起頭來。

這三個官員於母親節當日外出用餐,酒足飯飽之餘,移師鎮上夢幻城逍遙。看見正在休息室洗衣服的鄧玉嬌,要求提供特殊服務。鄧玉嬌表明身份是三樓KTV員工,不提供此類特殊服務。雙方就提供不提供性服務而爭執,鄧玉嬌欲起身離開這充滿不安全因素的休息室,鄧貴大道:怕我們沒有錢麼?便把鄧玉嬌強按在沙發上,隨手從衣袋中抽出一沓錢抽打在她的頭部。鄧玉嬌不予理睬,又欲起身,卻再次被鄧貴大按倒。出於自衛鄧玉嬌拿出修腳刀,向鄧貴大連刺三刀,黃德智見狀大驚,欲上前去幫忙,不料,右手臂也被刺中一刀,嚇壞了另一鄧姓黨官。

警方稱,「鄧玉嬌很有可能患有抑鬱症,但最終結果,還要等待對嫌疑人進行精神病鑑定」。到底誰是嫌疑人?到底應該對誰進行審判?對於企圖強姦、侮辱鄧玉嬌的官員不判刑,反而要對潔身自愛的受害者進行鑑定,難道說不接受強姦、輪姦,不賣淫賣身就是「患有抑鬱症」的精神病患者?在中共的理論中,還有多少這樣顛倒黑白的歪理邪說。

如今,網上輿論一邊倒支持鄧玉嬌,痛斥死傷幹部是咎由自取,力挺鄧玉嬌無罪,認為抗暴行為不應承擔任何刑責。稱她是敢於反抗強姦的民族女英雄。看到此我真有點寒心。敢於反抗強姦?看來逆來順奸者是不是太多了一點,以至於鄧玉嬌這類不願被侮辱的女孩倒成了鳳毛麟角。

四川大地震週年前的兩天是母親節,相信在這一天裡,不知有多少母親要渡過難眠之夜,那些失去了孩子的母親們又悲慘的發現,他們想再要一個孩子的願望是多麼難以實現,大量懷孕婦女流產了,除了他們臨時居所木板的甲醛指標大大超標外,我看最主要還是他們悲憤的心情引起的。有多少孩子被豆腐渣工程害死了,連個統計數據都不讓算,在他們的墓碑前名字不讓寫,倒是變成了數據。連家長想給他們上墳燒紙都不成,要出動武警來鎮壓。胡錦濤在川震週年紀念活動中的發言隻字不提「豆腐渣工程」,「勝利」倒是說了7次。

前不久我用餐時遇到一位在那工作的年輕母親,提到國內的三聚氰胺奶粉時,她的臉色都變了,她說:「別提了,一說到這事我的心就揪起來了,我的孩子送回國了,喝的是國產奶粉。」

在甕安被俯臥撐的女孩的母親,在深圳被黨書記林嘉祥猥褻的綠衣女孩的母親,那些因有冤情上訪被北大御用教授孫東東稱為99%精神病的母親,楊佳的母親、孫志剛的母親、六四天安門的母親,無數因修煉法輪功被迫害失去子女的母親和關在監獄、勞教所見不到自己孩子的母親,新疆克拉瑪依的母親,中國癌症村、愛滋村的母親。

中華民族,你聽到了嗎——母親正在哭泣的聲音。

嗚呼!中華民族還需要產生多少這類的母親們,才能喚醒全社會被中共麻痺的神經,才能讓民眾認清中共這個西來的邪靈,不再把這個狼外婆當成自己的母親來供奉。譚卓追悼會上依然用的是譚卓同志的字樣,有網民氣憤地說:「怎麼就叫『同志』了?誰和你同志?誰總把這詞放嘴邊?」

是呀,中共總將自己比作人民的母親,可這是一隻披著人皮的狼外婆,專吃中國人沒商量。唯有認清中共、拋棄中共,才能讓我們真正的祖國——母親少一些悲哀,多一些笑容,中國人才能過上太平日子。不用擔心孩子被拐賣、食物被摻毒、祖傳房子被強拆、上學被壓死、上訪被和諧,甚至走在斑馬線上要被「欺世馬」(70碼)。◇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南佛州華人慶祝母親節
馬布瑞人來瘋 助綠衫軍聽牌
母親節特別禮物:老年婦女常見病預防治療講座
歡樂日間保健中心與母親們歡渡一個感人溫馨的母親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