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電動人生 拒做扯線布偶

標籤: ,

【大紀元6月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關注電子廢物泛濫問題,香港「地球之友」在4月至5月期間,推出了《電動人生》的環保運動,並透過問卷訪問了1,100多名小四至中三的學生。調查顯示,高達82%(935人)的被訪學童,至少擁有一部遊戲機,當中超過五成還在最近三年新添遊戲機。而背後推波助瀾鼓勵消費的,竟有三成是來自家長的溺愛。

調查結果亦顯示,兒童每人平均擁有2.7部遊戲機,當中一名小四生,更有超過十部遊戲機。超過一半的受訪學生在過去三年有添置新遊戲機,主要是因為原有的遊戲機壞了;但亦有三成三表示是親戚送贈,自己並沒有要求購買。

「地球之友」表示,分別只有8.6%及2.5%的被訪者表示,會將舊遊戲機交予慈善團體或環保署的「流動舊電腦及電器回收車」等較環保的回收渠道,反映絕大部份學童未能妥善處理電子廢物。電子遊戲機的零件都含有鉛和鎘等重金屬,如果當垃圾棄掉,容易污染環境,單靠上述回收途徑,無法對應每年150萬件的廢棄電腦及電器。故此,本會促請當局盡快在2009至2010年的立法年度內,提交「電子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制」條例草案。

父母應身教做好榜樣

地球之友表示,消費性電子產物不離身,遊戲機、手機、數碼相機樣樣齊,是今天很多學童的寫照,該環保組織憂慮,在孩子把持不住,父母又把關不足之下,學童容易沉迷物質消費,逐漸變成被電子產品牽著走的扯線布偶。

事實上,香港學童並非物質不足,而是生活品質不高,甚至是物質過多。令孩子擺脫電動人生,父母以身教,樹立不打機、不追逐消費性產品的榜樣;父母不應經常以「物質」作為禮物或交換條件,而應以親子時間代替;即使購買,事前須約法三章,訂明使用電子產品的條件及時間;以及灌輸正確的理財觀念,勿讓孩子「洗腳唔抹腳」。◇(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敗犬學長溫昇豪 呼籲熟女一起愛心做公益
必和必拓欲在西澳首開鈾礦
綠能模型船龍舟賽 南台科大囊括前三名
力行綠色「新」生活 健康自然跟著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