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深化邦誼 台農委會擬專案推展農技外交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4日電)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武雄隨總統馬英九出訪中美洲,深切感受台灣「小農」發展經驗已是友邦取經典範;農委會已向行政院提報農技外交計畫,將協助友邦完成改善佃農生活之夢。

陳武雄日前隨馬總統「久睦專案」出訪,短短幾天走訪貝里斯、瓜地馬拉、薩爾瓦多 3國,發現原來被友邦稱為「台灣的農業部長」的他,其實是友邦最想深入交流的台灣政府首長。

原因很簡單:人類因為夢想而偉大,台灣發展有成的小農模式,儼然已是亟欲改善農民生活的中美洲友邦,最想取經學習的典範。

陳武雄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貝里斯、瓜地馬拉、薩爾瓦多等中美洲友邦多以大型企業化方式發展農業,實際務農者反而沒有土地,只能靠勞力生活;反觀台灣小農發展有成,平均每戶可以靠著耕作 1公頃面積的土地生活。這樣的小農經營模式,已引起具左派社會主義色彩背景的友邦元首及內閣注意。

陳武雄說:「他們的政府想向台灣學習,藉此改善中低階層生活水平。」

他說,薩爾瓦多新任總統傅內斯(Mauricio Funes)就非常重視小農,希望能在執政期間平衡過去政府偏重大農的政策。薩國新任農業部部長塞維拉(ManuelCevilla)長年在世界銀行工作,雖然剛上任,尚未提出具體策略,但對台灣小農經營體制也非常感興趣。

陳武雄認為,不論是農業技術或小農組織,都是薩國所需要的。另外,貝里斯政府也已擘劃國家未來願景,希望未來能成為中美洲米倉。

分析台灣小農發展模式成功因素,陳武雄說,背後包括了農會、產銷班等組織的運作,以及結合農試所、改良場等研發體系的支撐;這些經驗若能與友邦國家分享,應可以幫助當地農民開創自己的一片天,讓生活更美好。

向來不多話的陳武雄返台後立即採取行動,規劃協助友發展小農的農技外交方案,要以實際行動支援友邦,拉近台灣與中美洲的距離。

陳武雄說,農技外交方案將採「計畫型」,整合台灣相關農業經驗,與友邦國家分享,相關計畫內容已呈報行政院。

這項計畫包含兩大部份,首先是與農技團合作,在友邦傳授育種、栽種等技術與經驗。

考量台灣在友邦的農技團人力限制,農委會將因應計畫內容需要,安排友邦農業學習團員來台受訓,深入台灣農會、產銷班、改良場、農試所等組織與機構,實地了解運作模式,並安排他們上土地評價等實務課程。

農委會規劃對中美洲友邦的農技支援計畫,在貝里斯將執行兩大計畫,以「稻米生產計畫」助其發展外銷中美洲市場商機,另複製在瓜地馬拉成功建立的養殖經驗,專案協助貝里斯養殖台灣鯛。

在瓜地馬拉也有 3項計畫要執行,包括檸檬病蟲害防治;已初見成效的台灣鯛養殖,也要進一步加強加工處理,發展外銷美洲其他國家的商機;最後是協助瓜國發展小農經營體質。

至於薩爾瓦多,除了傳授農技、分享小農經營經驗,薩國也計劃向台灣學習農產品、食品安全把關制度。

台灣的外交工作向來辛苦,近年包括慈濟等眾多民間社團出力甚多,做了慈善外交典範;政府數十年來透過農技外交的付出,也讓友邦受惠甚深。在正式外交儀式與官式活動之外,台灣與友邦分享經驗,一步步協助友邦改善國民生活的真情往來,更將是邦誼深入人心的關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