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遭旱澇雙重災害 水庫成防汛軟肋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10日訊】近來,中國呈現北旱南澇之勢。甘肅、內蒙古、山西等地區「滴水如金」,而廣西、江西、福建、湖南一帶卻暴雨成災,這種旱澇並存的局面對中國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出極大考驗。水利部官員表示,全國防汛工作已到最關鍵階段,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勢非常嚴峻。

北部地區「滴水難求」

據新華網7月9日報導,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和烏素蘇木(鄉),牧民王紅彪的300多隻羊因為找不到草吃,「吆都吆不出圈」。寢食難安的王紅彪說,春季已返春的草場大部份枯黃乾死,放眼望去一片冬季蒼涼景象。「今年的旱情比往年任何一年都嚴重。」

在甘肅省環縣,32萬農業人口中有一半因乾旱而缺糧。一位打麥子的農民在記者面前感歎:「5畝地,去年秋季下了100斤種子,到今年收了200斤癟麥子,哪夠一家人吃啊!」

國家防總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志彤表示,今年旱情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受旱地區集中,主要集中在黑、豫、內蒙古、晉、皖等省區,局地旱情十分嚴重;二是旱情發生早,冬麥區旱情發生時間明顯早於常年;三是受旱面積大。3月中下旬,全國耕地受旱面積一度達2.48億畝,比多年同期多2500萬畝。

華南一帶連遭洪水

就在中部、北部地區滴水難求之時,華南一帶卻連日大雨,湍急的水流衝垮房屋,衝破大壩,引發山洪,造成多處險情。

江西南部南康市浮石鄉蠟樹村村民趙樹春說:「7月3日晚9點,村幹部通知必須緊急轉移,我只披了件衣服,拿了件床單就走了。洪水接著就衝進屋裡。凌晨4點,『轟隆』一聲,我的土坯房被水衝倒了。」

當地九十多歲老人說,自出生以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水。從6月30日開始,江西出現入汛以來範圍最廣、強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暴雨過程。

又據廣西氣象雨量站統計,受強降雨影響,柳江、桂江、融江等主要江河出現了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多處水站出現20年、30年一遇的大洪水。

張志彤介紹說,今年以來,桂、粵、閩、浙、湘等省多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截至7月6日,洪澇災害已造成14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67億多元。

據悉,中國北方黃河、海河、松花江等多年沒有發生大洪水。但綜合國家防總和中國氣象局的氣候預測,今年主汛期,海河南部、淮河北部、黃河下游、珠江流域可能發生大洪水,其他流域也不排除此種可能。

水庫已成為防汛抗洪「軟肋」

7月2日,廣西羅城縣卡馬水庫因受強降雨影響,一度面臨垮壩,險情驚動全國。據張志彤介紹,水庫已成為我國防汛抗洪的「軟肋」。

張志彤說:「今年正在施工和尚未施工的病險水庫數量較多,凍損、震損、水毀工程較多,修復任務較重,還有不少淤地壩帶病運行,這些都是今年水庫安全度汛工作的難點。」

據國家防總統計,全國目前有病險水庫3.7萬座,病險率43.3%,列入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的病險水庫中有3642座正在實施加固,還有7611座水毀水庫亟待修復,大量汶川地震中受損的水庫險情尚未完全排除,遇強降雨仍可能出險和發生垮壩。

同時,水利部長陳雷說:「少數水庫防汛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不到位,一些行政負責人沒有切實負起責任;相當一部份小型水庫沒有管理機構,沒有專門的管護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不少水庫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落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百年難遇超強暴雨襲粵東  5人死亡
南方十省遭暴雨襲擊「水深」 北方「火熱」
暴雨續肆虐南方省份  兩湖20人死亡
連日暴雨  廣西一水庫有潰壩之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