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情報部門竊聽記者案引爭議

標籤:

【大紀元7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雲帆荷蘭報導)7月23日,阿姆斯特丹一家法庭判決荷蘭情報安全局(AIVD)竊聽《電訊報》記者范德赫拉夫(Jolande van der Graaf)女士電話的行為屬於非法行為,必須立刻停止。而情報安全局表示將會對此提出上訴。此案引發了情報安全局的做法是否越權的爭議。

今年3月28日,荷蘭《電訊報》發表了一篇文章稱,在荷蘭政府決定支持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一事上,情報安全局向內閣提供了誤導性信息。此文章中包含了一些該報記者范德赫拉夫從情報安全局內部獲得的信息。

文章公佈後,情報安全局立刻就信息洩漏展開調查,其中包括監視范德赫拉夫的行動,並且在她以及《電訊報》總編帕拉達斯(Sjuul Paradijs)和副總編德哈斯(Joost de Haas)的電話上安裝竊聽器。

7月初,《電訊報》與其編輯將情報安全局告上法庭,指控情報安全局非法監視,稱如此措施只有在國家安全受到緊迫威脅的情況下才被採用。《電訊報》的律師指出,由於涉及的文件是關於好幾年前發生的事,對荷蘭安全的緊迫威脅已不存在。《電訊報》對情報安全局的指控也得到了荷蘭編輯聯合會的支持。該組織成員之一的姚斯特拉(Arendo Joustra)認為情報部門在濫用他們的權力。

然而,情報安全局則表示,鑒於涉及文件的保密性,他們認為竊聽電話以及監視當事人行動的做法是正確的。情報安全局認為,范德赫拉夫散佈了國家機密,因此必須揪出洩密的元兇。

阿姆斯特丹法庭判決,情報安全局不可以使用電話竊聽器上的信息,並且應該由情報安全局監督委員會開展調查。此外,法庭還認為情報安全局對《電訊報》總編以及副總編的監聽更加模稜兩可,因為這兩人僅僅是間接地與洩漏的文件相關。(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竊聽風雲》殘酷結局堪比"新宿"[組圖]
朱媛媛當媽後首次亮相 捧場《竊聽風雲》
德國控中共工業間諜猖獗 侵蝕國家經濟
中俄缺席和平峰會 賀錦麗宣布援烏15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