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換石油 中國進行海外石油投機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3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杜林華盛頓報導)中國石油公司通過“貸款換石油”在海外開展能源合作的新形式,專家認為,這是中國獲取海外石油資源控制權受阻後的無奈之舉,是一種石油投機行為。

亞洲時代週刊撰文說,中國石油公司的海外投資戰略讓人擔憂中國正試圖獨吞全球石油資源,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近期同一些產油國簽署的石油合作協定顯示,產油國並不願出售石油資產,這讓中國的意圖受挫。

中國政府因此要求國有石油公司採用貸款換石油的方式來推行“走出去”的海外發展戰略。中石油今年二月同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巴西和委內瑞拉簽署的石油合作協定,都是通過提供巨額貸款,換取上述國家在未來幾年內向中國提供一定數量的石油與天然氣,除了委內瑞拉真正有意增加向中國提供石油以外,其他國家的石油合作都面臨競爭。

貸款換石油不是投資,而是迴旋手段

華盛頓傳統基金會中國全球投資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對美國之音說,貸款換石油計劃是中國獲取海外石油資源手段多元化的方式,因為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等產油國像中國一樣,都不願出售油氣資源,所以中國只好採取這種合作安排的迴旋手段。

史劍道說:“如果你無法像在安哥拉一樣控制部份石油資源時,這(貸款換石油)就是非常合理的途經。這並不保證甚麼,也不解決甚麼問題,但的確是『走出去』戰略的另一種手段。”

利用低利率增加貸款吸引力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能源研究專家鄧麗嘉(Erica Downs)對美國之音說,貸款換石油是中國落實能源安全戰略的變通手段。中國同俄羅斯、巴西、土庫曼斯坦等過簽署的貸款協定,都將商業貸款的利率封頂為6%,加強低利率的吸引力。這是利用當前有利時機,向產油國儘量展示友善,以換取長遠的供油利益。

鄧麗嘉說:“我認為貸款換石油,就是中國政府利用金融危機和低油價,來建立友善,提高同主要產油國的談判籌碼。”

貸款換石油屬於商業投機

美國能源部位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勞倫斯國家實驗室中國能源小組副主任范得維(David Fridley)對美國之音說,中國貸款換石油計劃,是一種商業投機行為,所冒風險有兩個。一是貸款投入之後,未來局勢演變,中國可能甚麼也得不到; 二是中國石油公司是在拿未來原油價格打賭,因為原油市場價格近年來浮動很大,如果再像去年那樣,每桶原油價格暴漲到150到180美元之間,那中國未來能獲得的石油供應量將嚴重虧損。

范得維說:“標準石油合同能按照市場價格,以一個也許需要重新談判的價格來保證供應量;而這(貸款換石油)是用錢來購買未來不確定的供應量,因為未來石油價格的風險是很高的。”

范得維強調說,這不是中國第一次通過非傳統商業手段獲取海外油氣資源。中國日前在緬甸沿海油氣田招標項目中中標,通過緬甸北部高山向中國雲南、重慶等地舖設管道,輸送天然氣,就是很好的例證,因為中國急需尋找海外油氣供給的替代通道,而從商業角度來說,緬甸沿海油氣田本應通過孟加拉國向印度輸送。

范得維說:“他們的意圖是,為通過東南亞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輸送油氣尋找替代路線,這(緬甸油氣管道)讓他們有了這樣做的能力。管道將天然氣輸送到(中國)西南部,那裏已經有天然氣儲備,是中國天然氣主要產地之一。所以,這在經濟上可能不合理,但能達到幾個目的。”

但是布魯金斯學會中國能源研究專家鄧麗嘉指出,貸款換石油計劃只處於試行階段,還沒有成功的範例。她說,如果計劃未來能帶來預想的好處,幫助中國落實能源安全戰略,那就是中國石油公司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獲取海外石油資源的最佳手段。

鄧麗嘉說:“這還沒有結果。如果中國石油公司能最終獲得有吸引力的海外石油資產,如果中石油能參加土庫曼斯坦南布勒頓(South Yolotan)油田的開發,如果中國石油能參加巴西盆地的油層開發,那這可能是很聰明的戰略,但現在還難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天笑:新流感製造意外國際關係風波
中海油與英國天然氣集團簽署開發協議
美團體警告 退休金流向踐踏人權公司
中石油47億美元收購伊朗天然氣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