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薪更努力 美生產力增長6.4%的背後

【大紀元8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恩婕編譯報導)據美國勞工部週二公佈的資料,美國第二季勞工生產力上升了6.4%,增幅較預期為大,增長速度創6年來最高。同時,單位勞動成本下降了5.8%,跌幅較預期高出2倍。

據MSNBC有線新聞網報導,對企業來說,勞工產出增加暨勞動成本的降低,一向是個好消息,尤其對處於二次大戰後最嚴重衰退期的公司而言。迄今,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中,有70%的企業上一季獲利都高於預期。

然而,這些日子以來,美國員工努力工作、工作時間更長,卻領同樣的薪水,或是更少。也就是說,去年企業大量裁員,留任的員工卻必須做更多的工作。有些時候,增加額外的工作量卻只得到更少的薪資。

許多經濟學家相信,美國目前的衰退已接近尾聲。如果經濟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擴張,由於產品需求增加,企業也許會增加生產,或是加雇勞工。而隨著裁員的步調減緩、公司獲利改善,以及房屋市場露出底部訊號,許多分析師預測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本季轉正。

然而,由於美國經濟仍然十分依賴消費者支出,佔經濟活動的2/3,減薪及裁員可能嚴重危害美國經濟的復甦腳步。經濟顧問泰森(Laura Tyson)表示,消費者受傷慘重:所得減少、工作不穩定或失業、財富縮水、儲蓄不夠、負債比例太高,「我沒有看到可以走出這場衰退的動力。」

需求及消費者支出才是關鍵

儘管銷售下滑,最近企業獲利強勁,主要來自於大量削減成本,包括大幅裁員、減少留任員工的工時與薪資,同時縮減庫存,以避免堆積過多存貨。企業也大大削減新投資,除非看到衰退確實結束的訊號。有些人則緊抱著現金度過經濟風暴。

在薪資蒸發、工時縮減的衰退期,美國人沉潛待發,開始儲蓄更多金錢。個人儲蓄率在5月份提升到6.2%之後,6月份滑落到4.6%。但與2008年的1%相比,仍高出許多。

高儲蓄率有助建立退休帳戶,但對恢復消費者支出來說並不利。尤其當未來的消費引擎:所得減少時,問題更加棘手。6月份的個人所得下跌了1.3%,是4年多來最大降幅。

泰森說:「我們擔心整體經濟是否有足夠的需求。在私人部門,特別是消費者,正計劃增加儲蓄率。他們所得到的每一塊錢,都會少花一點,而多存一點。」

如果市場需求再度提升,企業將重新恢復生產,建立存貨,就業率與工資也可獲得提升。但市場需求何時恢復?恢復力道有多強勁?都有待觀察。

低工資與高儲蓄使得可用於購買增加需求的商品與服務的錢變少了。過去,若消費者家庭預算或帳單吃緊時,他們會以房屋淨值再借款或使用信用卡額度,但現在這樣做的消費者愈來愈少。

專家說,也許在秋天,就會看到另一波信用卡與消費者信用的收緊。那意味著企業將持續從更少的員工中擠出生產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都報揭露中國居民收入「被增長」
奧巴馬推介節能汽車撥款計劃
專家:失業將是美國經濟復甦最大障礙
美國生產力成長6.4% 六年來最大漲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