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忙族興起:日理萬機 「錢途」無望

人氣 29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訊】他們每天穿西裝打領帶,在都市穿梭,在辦公室忙碌,但收入不高,積蓄不多,陞遷無望,因此被稱為「窮忙族」。最近,「窮忙」在中國大陸的白領中成為熱詞,先有《窮忙族》一書被從日本引進,後有本土書籍《炮打窮忙》出版,白領紛紛對號入座。

據大河網報導,「窮忙族」最早出現於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指拚命工作仍然無法擺脫最低水準生活的人們。《窮忙族》作者門倉貴史是日本知名經濟學家,他對「窮忙族」下的定義是:每天繁忙地工作卻依然不能過上富裕生活的人。《炮打窮忙》把「窮忙族」比喻成「驢子」:忙碌在磨盤旁的驢子,日夜不停地忙碌,得到的卻永遠只是一捆乾草。

最近,有人在網上列出了「窮忙菜單」:

1.一週工作超過54小時,但看不到前途;2.一年內未曾加薪;3.三年內未曾升職;4.薪水很低,到月底總是很艱難;5.積蓄少,無力置產;

6.工資不低,但花錢很大手筆;7.收入不低,但內心沒有安全感;8.忙得團團轉,一停下來就有罪惡感;9.白天工作,晚上回到家還得工作;10.老是計劃幹一番事業,但總是忙不完手裡的事情。

據說在這10項中,如果你有3項或3項以上與之相符,就屬於「窮忙族」的一員。

《窮忙族》的中文編輯袁博說:當我第一次聽說「窮忙族」這個詞的時候,彷彿真的「找到組織」了。而讓袁博意外的是,在討論書稿的時候,他的上級也認定自己是「鐵桿窮忙族」:孩子還小,未來的開支無法預估;老人身體欠佳,照顧老人成了重要的家庭任務;工作更是五味雜陳,難以盡數。

「我在上海打拚多年,到了談婚的年齡,仍住在每月1500元租金的出租屋裡。」在媒體工作的劉先生說自己是不折不扣的「窮忙」,每月的收入一半交給房東及水電煤、交通,一半用來應酬和交際,根本無法積蓄,就連想做「房奴」和「車奴」都沒資格。

為業績奔忙,為「飯碗」擔心,為陞遷憂慮,為車子、房子、子女的教育費勞作……當這些職場人士接觸到窮忙的概念後,便快速「入隊」:我們就是「窮忙族」,比「勞模」更忙,比「月光族」更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揮別「窮忙族」:擁有智囊團
揮別「窮忙族」:有效利用週末時間
國際勞工組織:2億窮忙族1天只能花2美元
iPhone 15中國價格大跳水 史上最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